第126章 杨仪之死 (第2/5页)

茶,还有泡,就是泡茶的过程和方法。当然,泡茶的水,也和茶叶一样,非常重要。人们最终喝的是茶水。

因此,茶,水,和泡茶的工艺流程时机把控,同等重要。

而古时人们喝茶,叫烧茶、煮茶,吃茶。是将茶末与汤水一起喝下去,故名吃茶,茶水曰汤。

首先,用陶罐将水煮开,然后将茶末投放其中,进行煮制。

后世的泡茶之法,最初便起源于蜀中大地,包括南中区域,人们很早之前就知道了有这种树叶子,喝了之后清心明目,能解暑去毒。这算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的一种发明创造吧。

魏延杨仪所处的这个时代,蜀中的茶道还根本谈不上所谓的“道”,基本保持着淳朴的煮茶烧茶方法,也就是将茶研磨成末,撒入沸水之中,然后饮用。

魏延这包茶叶,其实根本就不是老家伙自己炒制的,而是沈腾亲手给他整出来的。火候等各方面,哪里谈得上“把控”二字,本就是率性而为,瞎胡闹,反正,只要是沈腾鼓捣出来的东西,魏延一律占为己有,且倍加珍惜。

沈腾也没有想到,这个时代人民的茶饮竟然是“末末茶”。在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这可是倭国的风格咧。

,!

沈腾是真的难以习惯将茶叶末子都喝进胃里面去,于是,他就自己学着炒制了一些,给老魏一包,自己留了一包。

后世人民非常在意叶片的新鲜度,也就是后世所谓的“明前茶”“明后茶”,以及“春茶”“夏茶”“秋茶”之分。

由此,沈腾甚至想到,自己也许还能在茶叶上做做文章。

要知道,后世的茶叶行业也是从人们嘴巴里掏出最多钱的行业之一,一点也不次于锦缎丝绸。只不过,这个行业现在需要从头培育,而蜀锦这个产业,在巴蜀早已经成型。

而在这个时代,野茶树到处都是,如果把这个行业发展起来,不仅是南中人民,甚至是整个蜀汉人们,都将从中受到巨大的利益。

茶马古道,茶马古道,其实最早应该是茶盐古道,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货品呢。

南中人民最不缺的,估计就是各种茶树、各种果树、各种中草药了。

这些都是天然生长的,应有尽有,稍加整顿,就能成为一个行业。

而茶叶更大的好处是,可以有多种产品线,优质绿茶走高端,普通绿茶走低端,红茶也一样;另外,沱茶饼茶更走量,专门走游牧民族和国外。

这一次在南中的瞎胡闹,进而引起的突发奇想,就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不仅在蜀中南中开创了全新的欣欣向荣的经济行业,饼茶甚至一度成为风靡孙吴曹魏的经济金融产品,并在未来的三国乱战中,成为另外一种战略力量。

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当杨仪拿起那包经过特殊炒制的茶叶时,带着满腹的狐疑。

魏延大咧咧地一笑,道:“茶叶少许,根据个人喜好增减。水要沸腾,凉至八分,从同一方向注入,茶叶须翻滚至少三周半,停止注水,看茶叶变绿,伸展,两头綦张向上漂浮。先闻其香,再小嘬入口,舌尖感受其苦,苦中有甜,甜中有涩,涩后回甘,回味无穷。然后入喉,入胃,入腹中,至透体通泰,三万六千个毛孔全部张开,哈哈,然后,有一种……想要尿尿的感觉,哎——对喽,那就是喝茶到位了!哈哈哈……”

魏延说完,自己也乐不可支了,捂住嘴巴大笑起来。之所以捂住嘴巴,是怕自己的口水喷到杨仪的脸上去。

这番话,都是他从沈腾那里偷师来的,自己一路上练习了许多遍,直至滚瓜烂熟方才停止,但总感觉还没有达到沈腾说这话时的那种痞里痞气的神韵。

对,就是要“痞里痞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