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天水,天水,天价的水 (第2/4页)

员如何讲解推销商品之后,便借故肚子疼,直接跑外面去了。

几个显眼包却乐此不疲,像是发现美洲新大陆一般,兴奋得不要不要的。

当然,展会的治安由郡尉府负责,向他们借调了部分悍卒过去,其余的,也都做了展品——在展览会外面的广场上,整齐划一,士卒刀枪林立,战马桀骜不驯,将蜀汉最恐怖的战力狠狠地炫耀了一番。

那三个显眼包对于这次活动感兴趣,其实也很好理解。

包子来自蜀汉政治豪门,但自从爷爷张飞去世后,张家已经没落得厉害,只不过靠了皇后娘娘张氏撑腰,才勉强算是豪族一员。而在财富一道,张家说起来眼泪直掉的,除了皇帝的一些赏赐,和张绍的工资收入外,其他收入基本等于零。

所以,这包子号称蜀汉第一纨绔,其实很多时候,兜里比脸上还干净。只不过人家的地位在那里,那些兜里多金的人在他面前,根本就不敢拿金银说话罢了。

包子结巴是结巴,但却一点也不傻。一个成天和李球这样豪门子弟在一起厮混的纨绔,要说对于财富对于金钱没有期待,那必然就是自欺欺人。

南中这一路行来,腾哥儿的多次出手,点石成金,若包子还没有开悟,那也实在太小瞧了人家张家的嫡长孙。

,!

黄崇李球不必说了,本来就出身于豪商之家,浑身四万八千个毛孔里都流淌着饱含了金银铜钱的血脉,对于腾哥儿这一路的“点石成金”,早就口水流到地上去了。再遇到这样别开生面的劳什子“展览会”,恨不得将每一个细节都刻画进眼球上去,将来带回去,说不定就是家族生意的大助力。

这里面的很多东西,本就是人家家族盛产或者说主要经营的品种,而有些东西,意义则大不同。

蜀汉帝国建国之初,为了狠抓巴蜀“铁人三项”,专门设立了“司金校尉”,主管的不是金,也不是银,而是专管铁业;还专门设立了“司盐校尉”,专管盐业;还另外设置了锦官衙门,甚至在成都南城锦江边专门建立了锦城,设置锦官,负责管理蜀锦行业的管理和税务的征稽。

吕氏的商业主体,便是蜀锦。

大量的蜀锦通过吕氏的骡马商队,被输送到缅国、暹罗、天竺,甚至更远的地方大夏国(古罗马),只不过从天竺到大夏国,则是阿拉伯人做了搬运工罢了。

所以,品类繁多的蜀锦成为展览会的主角,毋庸置疑,这也是人家这个大地主吕氏的大手笔。近水楼台先得月,此话果然不假。

意料之中的,老郡守又一次无赖地“无中生有”的这一坛子“天水”再次成为最亮眼的存在。

郡守说的很明白,整个永昌郡守府接下来一年的供应量也就区区2000坛,分成10个标的,每个标的200坛,价格是每坛10两黄金,折合成白银100两,其他任何货币货物一概不接受。

永昌郡城内有的是商品兑换的地方,吃亏占便宜看你的本事,骡马行那边,任你有千头万头大牲畜来,一样能给你消化得干干净净。

但有价格,并不代表你有钱就能拿到,还是那句老话——价高者得!

多少人都在背地里将这姓吕的老驴子郡守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n多遍,这老狗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动辄就是一个——价高者得,搞得大家互相竞争之下,多付出太多的金钱!

老家伙说的很清楚:“一人最多可得三个标的,多则无效!”

如此一来,即便你有钱,想垄断,也变得完全没有可能了。

其实老吕凯打的什么主意,沈腾最清楚。

这里面很多规则潜规则,都是出自他这个刻意被人忽略的家伙,比如现在的“价高者得”,求的便是一个“高端”“稀少”。当初,他苦口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