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郎,起来吃药了 (第4/6页)

:“那小侄我就谢过两位叔父的好意了,这就回去,立马将银屏给休了便是!”

李遗当然说的是气话,别说他自己根本不可能做出休妻这件事情,便是他李家,也没有这个胆量,敢将关银屏赶出门去!

要知道,皇帝刘禅与银屏是什么关系,那是比亲兄妹还亲的兄妹!

刘禅有两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刘理和刘永,但都不亲,其实大家也理解。

刘禅并不是一个冷酷绝情的人,他对老一辈的晚辈们,相当地好,只要有机会,就会尽量给予照顾。

关银屏如果在成都,是可以指着刘禅的鼻子将口水喷到他脸上去的人!

李遗作势要走,那边,李享和李沛是真的被吓到了。这什么事情还没有说,却搞成如此局面,他们焉能不知道李遗的性子?

和他爹一样,看似儒雅,骨子里,却是一个异常骄傲的人。

而且他才是蜀汉的兴亭侯,才是建宁李氏未来的掌门人!

老二李享狠狠瞪了一眼三弟李沛,那意思是“你还不道歉!”

李沛脸涨得通红,却也没法,硬着头皮对侄儿李遗说道:“大郎,你知道三叔这张嘴巴,其实我不是那个意思,你又何必……”

李遗便也作罢,道:“还以为两位叔叔下定决心要有所作为了呢。”

李遗的话里有话。

银屏早就把二房三房最近的小动作都告诉了他,他又不是傻子,焉能不知道?

最近南中动荡不安,一切都还只是在水面之下而已,李氏这样的豪门大族,无论是好是坏,是支持还是反对,又怎能错过?

想独善其身,去你的吧。

南中,从来就没有独善其身一说。

要么支持,要么反对,从来就没有中间路线。

当初雍闓孟获等人起事,为什么很快整个南中都响应了?朱褒、高定等,都主动或被动地裹挟其中,为什么?

就因为这里的情况特殊——南中,就没有中间路线可言。

在南中,豪族们本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存在,走中间路线,想两边都讨喜的,注定是两边不靠,一定是最先被灭亡的那一个。

事情尚在发酵阶段,你还可以左右逢源一下,真正当大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的选择只有两条,而且必须要旗帜鲜明,或者添油加薪,或者釜底抽薪。

第一次南中事变,雍闿首先发难,继而裹挟了朱褒高定等一起举旗,蛮王孟获等人紧接着响应。

而李恢为首的中路军,一开始征剿工作其实并不顺利,但李恢在审时度势之下,对建宁蛮酋们发出了“南中人不打南中人”的号召,将建宁豪酋们都集中到一起,说大家坐下来,商议未来。

也正是因为李氏建宁大族的身份,人家这些豪酋们才相信了李氏“南中人不打南中人”这套鬼话。

然后,一众豪酋被李恢一网打尽,建宁才又重新打起了王旗。

由此,一举奠定了李氏南中豪族第一的地位。

但是,后遗症也相当显着。

第一,大家都知道,南中事务,李氏是最有话语权的豪族之一,这个,雷打不动。

即便现在李恢去世,庲降都督也已易主,李氏不再主政南中,但只要大家想在南中搞点事情,绕开建宁俞元李氏,却是根本不可能的。

第二,对于南中豪酋们来说,李氏的名声相当地糟糕了。

当初李恢提出的“南中人不打南中人”口号,算是将南中豪族们给卖了一个彻彻底底。最可恶的,卖了别人,别人还帮他李氏数钱数到脚麻手抽筋。

这段关于李氏的黑历史,任谁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忘记的。

第三,现在,南中即将迎来剧变,既然别人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