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狂躁精神病患者 (第3/4页)
仪受了赵正的蛊惑,专门使出如此拙劣的手段,来败光魏延在军中的人品。
杨仪和魏延之争到了如此费尽心机,这是诸葛亮所不能接受的。若在其他时候,这本不算什么事情,诸葛亮抬抬手也就解决的事情,就可此时的诸葛亮已经病入膏肓,难以为继,身体已经到了灯枯油尽的境地,而赵正在杨仪的掩护下,消失不见。
杨仪的小动作不断,让诸葛亮感到没法再对他有期待,原本在规划后诸葛亮时代的权力蛋糕时,杨仪该得的那份,也就不再属于他了。
之所以抛弃魏延,与杨仪无关,而是出于希望蜀汉内部派系斗争熄火,让益州帮坐大,完成朝堂和谐上下一体的目标。
杨仪的被抛弃,并不包括杀死,而是闲置,让他好好反省反省,借此狠狠磨砺一下杨仪的性子。
那为什么又要将整个军队的调度权给到他呢?
因为杨仪是当时身边最合适的人选,他的行事严谨虑事周祥,是别人难以比拟的。
诸葛亮的这一番心事,已经全部写信给了皇帝刘禅,其他人,难以知晓。
对于诸葛亮的安排,皇帝刘禅自然是“外甥打灯笼——照旧(照舅)”。
可杨仪竟然如此不自省,都已经被贬到汉嘉郡,依然执迷不悟,口出狂言秽语,这让刘禅再也难以忍受了。
刘禅将杨仪的奏章一把丢在地上,蒋琬连忙上前捡了起来,匆匆扫了一眼 ,不由得眼前一黑,心里倒吸一口凉气:“威公休矣!”
回到府中,蒋琬和费祎相对无言,谁都不希望看到这个结局,但谁又能如何?
默坐良久,还是费祎先开了口:“性格啊……”
其实二人和杨仪的感情说不上多深,但毕竟同事多年,说完全没有感情,也是假的。
这么多年以来,蒋琬作为诸葛亮的丞相府留守长史,负责处理丞相府一应事务,而杨仪作为诸葛亮的丞相府随军长史,一直在诸葛亮身边,奔波在北伐前线。
费祎则作为诸葛亮最得力的外交大使,负责蜀汉与孙吴之间的战略盟友关系的修复和维护。
其实,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发现杨仪在和魏延争斗中使用了小动作,说白了,更多还是费祎的发现。
费祎是一个心胸开阔且无所顾忌的人,但不代表在原则问题上他会放松对自己对别人的要求。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性格决定命运,杨仪张狂却又睚眦必报的性格,决定了他未来的路本就十分艰难,因为没有了诸葛亮的庇佑,他等于失去了保护伞,接下来,谁还会做他的保护伞呢?
,!
谁又有资格做他的保护伞呢?
他又怎么可能接受别人做他的保护伞!
——这才最要命。
“陛下是真怒了。”费祎道。
刘禅并不是一个性格暴躁的人,这么多年下来,那一点点个性早就被磨得没有痕迹,但此次,却真的,想杀人了。
费祎开了口,蒋琬自然也就无话可说,当即派人去汉嘉处理杨仪。当然,就地正法的事情,他们还是不愿意干的,但将杨仪捉拿归案,带到成都交由相关部门进行审理,然后……那就不好说了。
但有一点,大家都很肯定,若无意外,杨仪再也没有机会活在世上了。
二人静坐良久,相对无言,直至天色黯淡,也无心燃起火烛,更无心饮食,直至深夜。
说到底,他们今天所有的局面,都还是源自老丞相诸葛亮的安排,但杨仪今日的事情,却真的,不在老丞相的计划之中。
从平夷城北上的大部队分为三拨,一拨是张翼将军带队,押送的蛮王刘胄等人的人头,这是要送到成都给皇帝陛下献捷。
真要把南中大捷掰开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