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意外的收获 (第2/4页)

看看你绘制的地理图册么?”沈腾小心翼翼地问道。

“公子您这是什么话!画了,便是给人看的,只是可惜这多年,我老驴子就没有遇见一个识货的人!这两日吧,我也在想,何必呢?咱这多年,何必呢,不如一把火烧了算球!干干净净,才是人生。”

沈腾被吓了一跳,这家伙若真是一把火将半生所绘制的图册给焚烧殆尽,这损失,可太大了。作为后世人,他太清楚这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了,尤其是在战争方面,以及政治方面。

在后世,将地理上升到“地缘政治”的,任何时候讲出来,都是一件十分吸睛的事情。关于地缘政治的节目,在网络上最受人瞩目最惹人喜爱。

事实便是如此,

地缘,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但第一核心要素,便是地理位置、地形走势。而地理位置又有诸多因素组成,包括但不限于经纬度、大的版块区间,简单直白点说,经纬度决定其气候物产,版块区间决定其在本版块内的价值,以及版块与版块之间的价值。

反观汉末三国纷争不休,若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讲,就非常简单了,汉末群雄割据,源于中央政府弱了,对地方的管控出现了真空,所以,大家都在地方上打起了小九九,割据势力便是如此而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说来说去,大家争抢的不过就是地盘和人口。而地盘最有价值的,便是黄河流域,因为当时的黄河流域才是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人口集中,物产丰富,一旦占有,就等于拥有最多的人口,和最好的粮食产地。

曹操与袁绍之间的战斗,便是因此而来。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用他自己的话说,叫“奉天子以令不臣”,无论是“挟”也好,还是“奉”也罢,都是政治上的事情,但真正让他能够玩这个政治游戏的根基,还是他占据了重要的产粮地。

若没有这个,他即便把天子捧在手心,也注定难以长久。

天子即便在别人手中,只要曹操占据黄河中下游人口集中区和产粮区,这天子也必然要乖乖地来到他这里。

当曹操完成了中原区域的占领之后,另外一个产粮区便映入眼帘——关中。

当初的“天府之国”名号,指的是关中,而非蜀中。而关中更是汉家江山的大本营,所以,这里必须要拿下。

拿下关中,不仅有政治上的意义,更有现实价值——人多,粮多。

但此时的关中被陇西豪族所占据,视为禁脔。

于是,中原势力与陇西势力在关中的争夺战,就此打响。

到这时候,马腾韩遂等关中陇西豪族,即便想不反,也不得不反,

当黄河一线最好的资源全部被占领之后,从地缘政治的角度出发,接下来,黄淮流域首当其冲。

而黄淮流域之后,便是长江流域。

这便是为什么中原地区打生打死,荆州刘表却怡然自得,孙氏产业迅猛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契机。他们也就是抓住了这个时间窗口期,得以或发展,或安稳。

赤壁之战,曹操的败北,从而导致是事实上的三国鼎立格局,这便是长江在这个时代巨大的地缘战略价值所爆发的威力表现。

从地缘上讲,曹氏与孙氏相持,一者在襄阳,一者在合肥,一者在扬州。

中原政权征伐南方,从大的地缘上讲,不外乎东中西三条大的路径,西路为关中到巴蜀,然后沿长江东下南下。中线为襄阳向东向南,过汉水,入江汉平原,沃野千里。东线为合肥一带,过长江,入江南膏腴之地。

地缘政治,地缘在先,为母,政治在后,为子。

二者相辅相成。

在三国这个时代,地缘政治这个词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