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天水佳酿”拍卖会 (第1/4页)
郡守府内。
老爷子站在一张悬挂于墙上的堪舆图,对沈腾讲解着永昌郡的地理地形地貌及周边形势——
“永昌郡西向,便是蕃地高原,南下,走水路沿伊洛瓦底江顺流而下,可入暹罗(泰国)、缅地佛国(缅甸)、真蜡(柬埔寨),入大海而西,可直达贵霜王国之身毒(读音yuán du) (印度),也有称天竺的。”
“它的重要性,在于商道呗。”
“非也,非也!”此时的老爷子,哪里还有一点点的话痨形象!这老爷子的架势,倒更多一些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老特形象。
“此地,为蕃地高原羌蛮下南中第一站!”老人非常严肃非常斩钉截铁说道。
“蕃地高原的羌蛮,比南中任何一个蛮族都要可怕一百倍!”
老人说到这里,狠狠拍了一下桌子,那一瞬间,整个身子挺立如一株千年孤松,亦如一块耸立在悬崖峭壁上的顽石。
更如一个雕像。
沈腾顿时感觉有一股电流通遍全身,身上千万个毛孔瞬间张开,每一根汗毛都倒竖起来——
“这是一个怎样地老人……”
一时之间,他几乎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这个老人了。
吕氏立足南中最偏远的永昌郡,本是秦王嬴政对吕不韦一族清算的结果,但在这里,他们在以商立足的同时,却没有忘记,心怀天下,心忧未来。
藏蕃羌蛮下高地,有多种选择,最北边可以选择通过河湟谷地走西域通道(后世称丝绸之路)直抵金城(兰州)地界,下关中。
中间,则通过汉嘉郡下成都。
南边,便是通过永昌郡直达南中。
很显然,在这位杰出的老人心里,财富很重要,但与羌蛮可能带给此地民众的伤痛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永昌城。
郡守府内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郡守大人亲自下帖,邀请了郡内所有豪族大姓蛮酋洞主长老等二百余人,甚至其中还有十多人为藏蕃高原的羌蛮头人。
酒过三旬,菜过五味,老郡守命人捧出一个缠着大红锦缎的坛子,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封,顿时,浓郁的香气便溢满整个厅堂。
在一片惊呼声中,每个桌子上面却只摆放了区区两个酒碗,每个酒碗中倒上了那么一点点,所有人都满是疑惑地看着碗中晶莹剔透的液体,闻着扑鼻的香气,犹豫着不知所以。
老郡守高高举起酒碗,道:“我永昌郡有福了!此为天水佳酿,自蜀中来,数量实在有限,故而,每桌只有两碗,大家自便。”
说到这里,老人高高举起酒碗,补充道:“此水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
然后,有人抢先举碗,有人犹犹豫豫,却被人抢了先,有人打定主意等别人先冒险再说,还有人央求那率先夺了酒碗的能给自己省下一点……
还有人,端起酒碗,闻了一闻,当即感觉不适,又恋恋不舍地放下。
甚至有几个人已经为了抢到酒碗而发生了争执。
还有一个桌子,几个人为了抢夺酒碗而开出了价码,“500两!”
“1000两!”
“老子说的是黄金!”
“就像谁特么地说的不是黄金一样!”
这一桌闹得最凶,瞬间便将厅堂内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部吸引过去。于是,那些原来还犹犹豫豫的,目光便瞬间坚硬了起来,也有当即开出了价码的。
“这几个小子的表演,相当地巴适!”沈腾不由得暗地里给包子几人点了五星好评。
这本就是沈腾和老爷子事先安排的曲目。
这段时间,老爷子一边安排邀请人来做客,一边与沈腾商议许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