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灵感咋现 (第2/4页)
当他们这些头人出价时,旁边不知道怎么就多出无数的竞争者,个个表现得志在必得,至于多少黄金白银,人家眼中都不带眨一下的,口气之豪横,就是一个“无所谓!”“洒洒水啦!”
这里狠狠宰了这些羌蛮头人一道不说了,其实明眼人都知道,当这些蛮酋头人们带着马匹牦牛来到永昌郡时,注定还要挨一刀更狠的,骡马行的那些商家,才真正地是“萝卜吃人”!并且“不吐骨头”!
这些商人吃定了高地来的头人们,你们辛辛苦苦几百上千里路,把东西带到这里来,难不成你们还能再带回去?那牦牛从高地来到低地,本就掉膘掉得不成样子了,个个廋得狼掏的一般,能值几个钱?
所以,永昌郡城这里,经常会发生羌蛮人与本地人的摩擦打斗,皆因为这些黑心商家实在太丧良心了。
但那又怎样,你想要价,我得给呀?你总不能从咱手里抢不是?有本事你将蛮牛马匹再赶回去呗,谁又拦住你不成?
蛮汉之间的矛盾,多发于此。
沈腾身在外面,但里面的任何一点动静,他都清清楚楚,因为兴古郡来的那十三个家伙络绎不绝地将里面的大事儿小情事无巨细都报了过来,更有三个显眼包不断过来和他通气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沈腾随手倒腾出来的几样铁制生活用品,受到几乎所有人——汉人、蛮人——的一致追捧,这个,却是话痨老人和沈腾完全没有想到的。
其实想想也很能理解——这个时代的铁器少而且贵,蜀汉的“铁人三项”里面,若说蜀盐蜀锦的供应是无限量的话,则蜀铁的供应则是严格受控的。
一来临邛的铁矿经过上千年的开采,早已经枯竭,产能少,自然金贵,死贵死贵的,二来蜀汉政权的战争连绵不断,战争对于铁制武器的消耗,更是一个无底洞。
所以,真正用到民生的铁制生产生活用具就更加稀少。
南中多山林,蛮人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生产生活工具,其实并不是弓箭,而是砍柴刀,不过蛮民称之为“砍山刀”。
砍山刀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就是短柄厚背单面开刃刀,砍树砍柴经久耐用。
草原有谚语:“一锅传三代”,在南中同样适用。而在蕃地高原上,一口铁锅的价值,几乎要等同于很多牦牛。
而沈腾鼓捣出来的铁罐子,就是如陶罐一样的样式,放在火堆上煮茶煮水煮饭的,与陶罐相比,这铁罐子显然就是一个极其奢侈的玩意儿了。
这几样铁器,最不起眼,本来也没有寄予多大的期望值,所以,也就放在最不起眼的地方,但谁也没有想到,这几样东西却成了所有人都迫切希望得到的奇货!
订单多到连接单的美女手都发抖的地步!
尤其是那砍山刀,每张订单都是以万为单位!
首先声明,展览会这里的一切商品并不零售,只是样品,只进行期货预订,缴纳三成的订金后,合约生效。拿货时,足金足银的付款,然后,提货走人。至于你如何销售,或者囤积居奇,没人管你。
本来,一开始沈腾还想给每个订单规定固定的销售区域,老爷子却狠狠地将沈腾耻笑了一番:“终于找到让你小子吃瘪的地方了哦,人家这些大佬本来就各有各的销售渠道销售市场,根本就不用你瞎操心!这就叫小鸡不尿尿,各有各的道!懂不?”
沈腾闹了个大红脸。
被沈腾故意放在场地中央的那几个茶饼,被无数人看过,问过,但根本就没有一个人下单。
老爷子显得有点急了,其实他不知道的是,沈腾也很急。
站在茶饼边上的讲解员是沈腾下了苦功夫培训的,这姑娘也信心满满,准备好好表现一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