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谁真,谁假,谁知道 (第3/5页)

从心底里相信了蒋琬董允二人之言,认定了魏延谋反,杨仪爱国。

于是,皇帝刘禅便问道:“若魏延果反,当用何策御之?”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的选择一致:将责任推给已故丞相诸葛亮就对了。

蒋琬曰:“丞相素疑此人,必有遗计授与杨仪。若仪无恃,安能退入谷口乎?延必中计矣。陛下且宽心。”

这话说了,等于没说。把所有的荣光都推给一个已经死了的诸葛亮,也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一个死了的诸葛亮身上。此事无论后续如何,就看诸葛亮他老人家的啦。

反正,没咱们什么事儿。

诸多人暗暗地冲着蒋琬竖起大拇指,心里暗赞一句:“狗日的蒋琬,果然得了丞相的真传!”

这就是蜀汉政坛的现状,和无奈。

诸葛孔明一生智慧超群,文武兼备,大权独揽,鞠躬尽瘁。整个蜀汉都被他老人家一手掌握,十多年下来,大家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局面和默契——蜀汉上下高举刘汉大旗,紧密团结在诸葛丞相的周围,向曹魏进军!

做的好,是诸葛丞相的英明伟大;做的不好,是诸葛丞相的失算瑕疵。

现在,诸葛丞相意外去世,而且是在北伐前线突然去世的,朝廷之上,可以说,所有人,包括皇帝刘禅在内,大家都还没有做好准备应付后诸葛亮时代的准备。

诸葛丞相生前有多么伟大,他离世后的蜀汉就有多么窘迫!

正在众人一筹莫展间,魏延又表至,告称杨仪背反。正览表之间,杨仪又表到,奏称魏延背反。二人接连具表,各陈是非。

经历如此波折,众人自然又是一番惶恐,难以言表。刚才明明已经认定的事实,仿佛瞬间又成了泡影。

忽报费祎到。

众人这才算是舒了一口长气,因为费祎是从前线回来的,而且他本就是诸葛丞相身边的长史,自然会带回来一个确切的信息。

随着费祎匆忙上堂的脚步声逼近,众人的心,却又不由得紧张起来。

因为,费祎说出来的话,无论是哪一个谋反,都将是蜀汉帝国一次难以承受的无妄之灾。

在众人的心里,未尝不希望这一切都是误会,希望这都是魏延和杨仪二人私人之间的义气之争,无关朝廷军政大局。

如果是这样,就好办了,大不了各打五十大板,再给些甜枣吃就是了,政治嘛,不就是如此?左手一个巴掌,右手一个甜枣。再不就是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这才是政治斗争的常态,更是政治斗争的真谛。别动不动就说些造反的话好不好?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一向沉稳的费祎,此时也已是脸色煞白,身体更是孱弱得厉害,摇摇晃晃地来到殿上,跪倒行叩拜之礼。

不等费祎行礼完毕,皇帝刘禅就急匆匆地问:“费爱卿,快快免礼,前方实情如何,快快道来!”

费祎张了张口,欲言又止的样子,把刘禅急的心慌,他不顾帝王威严,再次催促道:“爱卿,你莫不是要急死朕么?”

蒋琬也催促道:“文伟,快些说来,莫让陛下心焦。”

费祎这才道:“陛下,征西大将军南郑侯魏延谋反!”

大殿之上,原本嗡嗡之声如同水沸,此时顿时一片鸦雀无声,仿若所有人一瞬间就连呼吸也都停止了。

当真相被证实的这一刻,所有人的心里,都像压了一块巨大的石头,再也难以喘息,仿佛呼吸,都是一种奢望了。

——魏延,终究还是反了……

魏延,蜀汉帝国的缔造者之一,蜀汉除了传说中的五虎上将之外的第一上将军,入川之战的开路先锋,守涪城,围成都,魏延都是当之无愧的正印前部先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