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 (第2/4页)

上的肌肉,担心自己会露出不该在这个时候出现的颜面神情来。

至于那些想要吐痰的,则宁愿将痰咽下去,也不敢有丝毫动静发出来。

在这位李公公面前,不消说自己了,即便是皇帝陛下,也都有痰不敢吐。

信不信由你。

反正,坊间传言都是这样说的。

有些晚上没有休息好的人,精神很是有些不振的,当李公公的身影出现在广场上的那一刻起,这些人的精神瞬间便旺盛得连自己都害怕,简直能立即上山打猛虎下海擒蛟龙去。

朝会的钟声响起,庄严、浑厚、悠远、肃穆。

108下,声声敲击在广场上每一个人的心坎儿上。

108下钟声,只有在新皇登基、皇帝大婚、诞下皇子时才会出现,但今天,却就这样名正言顺地出现了。

“咱家皇帝陛下这是在庆祝自己的第一次登基?”

在大家的心里,刘禅的这个安排其实很有点小心机在内。

皇权,再次回到皇家手里,也的确值得如此隆重礼遇。

广场上的人群自动排成行,按照官位大小,文武分列,进入议殿。

“我该排在哪个位置呢?”

杨仪有点烧脑,不知道自己该排在那个位置更好。

按照以往的习惯,排在最前面的该是那些位高却权不重的三公们。但是,很遗憾,蜀汉帝国太小,真正被称为三公的,只有一个公,那就是都乡侯刘琰。

,!

但是,刘琰死了。

想起刘琰,杨仪就不由得一阵好笑。

“该死的……”

刘琰,字威硕,豫州鲁国(治今山东省曲阜市)人。

刘琰于先帝刘备在豫州时即开始追随了,他是正宗的刘姓皇族里第一个公开承认先帝爷皇族身份的体面人。并且从那个时候开始,刘琰就一直追随在先帝的身前身后,忠贞不渝,从无二心。

但说实在的,刘琰,除了他那个所谓的皇族身份之外,一无所长。

但人家姓刘啊,刘邦的那个刘,正宗的,有族谱可查的,这就有价值了,属于金字招牌。

刘备取得益州后,封刘琰为固陵郡太守。

这狗屁的固陵郡在哪里呢?

若您知道刘项争霸时期,那个着名的鸿沟之战的话,则就能很容易知道固陵郡在哪里了,它就在鸿沟的东边,就是今天的河南太康。

后主刘禅继位,刘琰受封都乡侯,升任后将军兼任卫尉、中军师,再升任车骑将军。

但别看刘琰头上的帽子都能装满一个大箩筐了,但其实刘琰在蜀汉政坛,只是一个吉祥物罢了。

关于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刘琰自己也知道。

吉祥物的价值,就是大家都知道你很有政治意义,但却没有一点实际权利,卖不了几个钱。

对于这样的人,谈钱,一个字——俗!

刘琰对自身的价值,很清楚。

他存在的价值,就在于他本人明明白白世人皆知的那个刘姓的皇族身份,以及他公开承认先帝刘备的“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后”的这个身份标签。

这个,很重要。

非常重要。

异乎寻常地重要。

所以,刘琰的政治立场也就坚定得异乎寻常。

凡是先帝说的,都是对的。

凡是先帝做的,都是对的。

凡是先帝反对的,都是错的。

——就这!

刘琰最喜欢和诸葛亮聊天,因为诸葛亮的智商超高,总能让刘琰感觉如沐春风,且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重大,对蜀汉帝国的贡献卓越,无可替代。

这就是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