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分身乏术 (第2/4页)
降都督府的做法,也和沈腾在兴古郡的运作方式如出一辙,算是照葫芦画瓢吧,派出仅有的战力,到处嚣张跋扈地喧嚣着自己的实力,以期达到震慑蛮族的目的。
都督马忠已经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两只熊猫眼已经看不得了,但精神却依然亢奋得一批,一刻也不能歇息。
庲降都督府说起来和其他三个都督府一样,地位之高,难以言说,但从根子上讲,这个都督府其实是一个精简版的都督府,或者说是一个半“民用版”的都督府,其存在的意义很重大,处理事情却很潦草,更多依靠的,其实还是各地豪族,只要这些豪族大姓们不异动,不造反搞事情,基本的社会秩序还是有保障的。
从李恢叛南中降刘备开始,到雍闿高定孟获乱南中,再到刘胄乱牂牁建且兰国,以及此次的骨都破兴古城……无一不是蛮酋豪族在闹事,真正所谓的“农民革命运动”,是完全不存在的。
现在,最得力的干将张嶷去了牂牁郡,张翼也回转成都,马忠顿时便成了一个光杆司令,千头万绪,捉襟见肘,哪里还有时间休息!
其实要这样说,也不完全对,南中此次大手笔,成果之丰富,收获之丰满,完全超出当初的设想。身为南中第一人,这种自豪感,才是马忠得以三天三夜不睡觉,依然亢奋的最根本原因。
,!
“那都不叫事儿!”
每一个郡县报上来的平叛工作,恢复社会秩序的工作,在马忠的眼里,“那都不叫事儿!”
因为这里,祸乱也好,平乱也罢,都在预料之中。
然后,他就接到兴古城的十万火急求援信。
马忠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额头上顿时渗出诸多汗水来。
一筹莫展。
“没人啊!”马忠一声长叹,脑瓜子顿时就嗡嗡的了。
南中七郡对于蜀汉政府来说,因为地理位置的异同,价值和意义也就大不相同。
牂牁兴古两郡,因为与孙吴疆域犬牙齿互,各种势力的渗透也就显得尤为明显,而兴古郡更与交州交接,来自南向的威胁甚至更甚。信报中就明确说明了,有交州势力介入。
当初,夷陵之战后南中发生大规模动乱,越巂郡的郡守雍闿,本就是当地几百年的豪族大阀,正是因为受到岭南士燮势力的蛊惑,而成为祸乱魁首。
雍闿甚至接受了孙权的册封。
所以,南中靠北的地方,若有什么动乱,马忠反而不那么担心,政府派驻的军队早就在长江一线就位,只是没有下江南而已。
但兴古郡这里,若出现大的动乱,根本不是一个以维稳为工作核心的庲降都督府所能搞定的。
因为他手里根本就抽调不出来一支力量来救援兴古城。
信报说的非常清楚,兴古郡蛮王骨都带兵围城,欲演牂牁郡蛮王刘胄且兰国故事。
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纵然手里兵力早已经捉襟见肘,马忠还是想办法凑了1000人,交给部将马保国,由其率领,星夜驰援兴古城。
“聊胜于无吧。”
马保国走后,马忠站在平夷城头,见烟尘喧嚣升腾,再看烟尘归于虚无,一阵惆怅。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他对幕僚感慨一句。这句话,既可以说是当下南中局面,更可以放大到整个蜀汉局面。
诸葛丞相溘然长逝,蜀汉政坛势必迎来一个多年未有之大变局。但如何变呢?即便包括马忠这样高层在内的人物,也一样一筹莫展。
当年的托孤大臣有两位,李严早已经边缘化,而且也在诸葛亮去世后“被死亡”,这样的高层变故,自然不会对马忠隐瞒。而蒋琬和费祎,说到底,只不过是当年诸葛丞相府里的长史而已,他们能做的,也不过是“萧规曹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