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不是我不明白,这个时代变化太快 (第2/6页)
城中,也是乱糟糟的,到处散发出一阵阵难闻的气味。
“到处都是畜生,哪里有插脚的地方哦。”那人一边走,一边说。话语中,透露着骄傲自满。
在郡尉府,马保国终于见到兴古郡尉朱武。
带着无限的疑惑不解,同时也压制了满腔的怒火,但作为庲降都督府派来的将主,面对这兴古城的一切,马保国请朱武给自己一个合理的解释。
“你要什么解释?”忙到头昏脑涨的朱武对马保国一行很是不敬,这事情都过去多少日子啊,那蛮王的脑袋不是已经送过去都督府了么?怎么,你们这是来做做样子的,还是来抢功劳的?
虽然马保国来自都督府,更是马忠都督的心腹副将,但朱武却根本不憱他。
“你庲降都督府就了不起啊,我兴古郡几年了,你们可曾有派出一个人来?现在,老子有酒有肉有人,你却来了,还想给大爷我甩脸子?哪里凉快哪里去!”
放眼南中,抱有朱武这种思维的人大有人在,这也是蜀汉政权在南中统治力的真实写照。
很多时候,南中其实是被朱氏李氏吕氏这些豪族把控着,市场是他们开发的,秩序是他们维护的,动乱之时,流血牺牲的,也是他们首当其冲。
,!
和平时期,得到红利最多的,也是这些豪族大姓。
而真正在关键时刻,最难做的,恰恰也是他们。
比如叛乱发生,这些豪族被裹挟在其中,是最悲剧的一个。若顺从叛军,便成为雍闿刘胄骨都这样的贼酋头子,胜了还好说,一旦败亡,则注定会被追责,族灭是大概率事件。
若不顺从,则会成为叛军首先打击的对象,因为他们才是南中力量与财富的代言人,只有拿下他们,才能获得所谓的“成功”,收割所谓的“成果”。
当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叛乱背后,其实便是南中所有豪族们的一次“惊悚大度劫”,叛与不叛,都是一场劫难。雍氏选择叛乱自立,吕氏选择拥汉不叛,像这样旗帜鲜明地表明自己族群态度的豪族,尤为不易。
因为你的立场太鲜明了,太坚定了,一点回旋的余地都不留,不亚于一场豪赌,赌注是自己全族数百年累世聚集的财富与地位,以及全族人的性命。
有能力保持中立的,最好的选择便是保持中立,这自然很好,但这样的家族要有强大的抗击打能力和反报复能力,否则,你说中立就中立?你算老几!若大家族都选择中立,人家还造个鸡毛的反!
更多却是杨氏那样的,做了墙头草,汉军势大便拥汉,叛军势大便降叛,骑着毛驴看唱本,边走边看。一旦汉军兵临城下,便择机投诚,最好拿几个蛮酋做见面礼,你好我好,大家都好。
事后论功行赏时,保证这些豪族们的功劳比死命拼杀在第一线的将士们还高。收获比这些拼死厮杀的将士们还多。
这,既是蜀汉政权的悲哀,更是这些百年豪族大阀们的悲哀。
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现在,便是不折不扣的乱世,大家活得都不自在,不如此,又能如何?
大家都在为博取族群最大利益而做出选择,你说我道德有亏,你老几?有种你来。
马保国在朱武这里,热脸贴上了冷屁股。
朱武堪称日理万机,哪里有时间和一个都督府的副将在这里磨牙?所以,彼此都没有好言语,大手一挥:“马将军你先去城外驻扎,兴古城自然有人招待。或者您先回去,上复马都督,尽快派郡守来,我这里就不留将军大人了,忙着呐。来人,将那南蛮子带上来——”
说完,扭头便再也不理睬马保国,处理自己的事务去了。
马保国气呼呼地离开郡尉府,大步流星往外走,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