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来来来,告诉你这水里都有啥 (第2/5页)
不由得随着沈腾的思路,喃喃自语道。
“但将南中送人。送给孙吴?显然是不可能的,一旦南中丢失,则蜀汉就直接可以改名曰巴国了。”
“所以,这南中啊,就是有价值!不但有价值,而且价值无——限——大!”
沈腾的话,宛若一枚一枚石子,接连不断地投之于平静的湖水之中,掀起涟漪阵阵,层层叠叠冲击着关银屏那颗脆弱而又敏感的心房。
关银屏为南中忧,为蜀汉忧,为帝国忧,为人民忧,但这些之间的必然联系,她怎么可能有沈腾这样高度的认知?
她感觉心一阵一阵地紧缩,疼痛,无处不在。脸色煞白煞白,但又迫不及待地想听。她想听其中的联系,更想听最后的结论。
为了蜀汉帝国,爹爹可以死,兄长可以死,她,关银屏,一样可以死!
“假如政府有能力,将南中开发出来,人人有饭吃有衣穿有恒产,则南中人民对于蜀汉帝国的情感,怎么还能如今日这般,今天这里反,明天那里叛,汉蛮不两立,互为仇雠,巴不得食其肉喝其血扒皮抽筋才解恨?如此南中,即便有十个百个观世音来,又能如何?”
关银屏的脸,一阵红一阵白,背心里,渗出丝丝冷汗。
,!
原来,曾经引以为傲的“观世音”,在沈腾这小子的眼里,不过是一个锦上添花的噱头罢了。
但沈腾的话糙理不糙。
若无国家政策的巨大改变转向,倾注巨大力量,你一个小小女子,纵然你有三头六臂,不过是缝缝补补而已,能有什么作为。
但纵观蜀汉帝国始末,自己人知根知底的,哪里有精力财力物力投诸到南中人民的头上?
“我啊,一直想,假若可以,我死,能给蜀汉续命,姑姑眼睛都不带眨一下。但是,许多时候,姑姑也只能暗自垂泪,难以自已。这世道,生且不易,活更不易。但又能如何呢?已经来到这世上,如何都是走一遭,即便做个补锅匠,也是无悔了。”
“姑姑用心良苦,沈腾佩服。”
“光佩服可不行咧,你小子有的是神奇,轻描淡写间,给兴古郡闹出如此大动静来,但也等于给兴古郡挖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坑,指不定哪天,就把郡守郡尉都埋了进去呢。”
二人都笑了起来。
这不是一个很好笑的笑话,却不得不笑。
一边是狡黠的笑,一边却是无奈的苦涩的笑。
看来,关银屏这一趟出来,明明就是钓鱼来了。
现在,人家都已经明明白白地将钩亮了出来,你沈腾不上钩,人家岂能罢休?
吃,你也得吃;不吃,你也得吃。
“姑姑是在担心这许多民众聚集之后的事情吧。”沈腾明知故问。
“你说呢?你把我夫君架在火上炙烤,自己却想脚底抹油,溜之乎也,可不怎么地道啊。”
“咱不是还没有想好嘛,哪里有姑姑想的那么不堪。”
二人又嘿嘿地笑了,心照不宣,却都很开心。
沈腾也就不再隐瞒,将白酒计划说了出来,同时也将其中的难点讲了出来——归根到底,就是粮食问题
至于销路问题,那不叫问题!
沈腾轻描淡写地讲,关银屏心里却激荡着阵阵波澜!
关银屏本就是聪颖女子,对于政治不陌生,而商业之道,更是娴熟无比。
建宁李氏本就是商贾巨富,她作为大房主妇,想要袖手旁观都不可能,更何况,老家主一直对她青睐有加,诸多事务,都有征求她的意见。
而她,也每每一言中的,几乎能都直至核心要害。
面对兴古郡这个巨大泥潭,想要化腐朽为神奇,关银屏自然也有许多思量,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