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蛮王奇遇记【1】 (第2/4页)
穷限制了想象,导致蛮横无礼、义气相争、轻视生命等,他蛮王孟氏又能如何?
他不可能拿出自己的钱财来救济所有的蛮族人吧。即便他拿出来,一样如同杯水车薪,一样难以根除南中人民的贫穷现实。
至于该怎么做,孟氏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政府要有所作为,要想办法给蛮人一个就业机会,而不是任由蛮族人散布在山林沼泽之中,自生自灭,无人关照。
可现实呢?
现实是——蜀汉政府真的很无力。
蜀汉朝廷对于南中所求并不多,仅安宁而已,不要后院起火。除此之外,蜀汉既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意愿,在南中投入巨资,来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蛮族人所追求的那所谓的“自由”,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一来所谓完全的自由,本就是不存在,天下三分,非汉即吴,非吴即魏,哪里还有完全自由的地方?
二来国家一旦强大,势必加强控制,南中,美其名曰的自由,只不过的以贫穷落后蛮不知理而换来的暂时的互不干扰罢了。
——这所谓的自由,其实从长远来看,更像是一种悲哀,既属于蜀汉帝国的,更属于蛮族人民自己的。
,!
孟获不想要这样状况持续下去。
身为蛮族的王,他自然希望自己的族人都幸福起来,而这希望,没有汉人的介入,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诸葛亮当初“以蛮制蛮”政策,孟获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但长时间以后,等他到过成都无数次,和各级官员接触过后,才逐渐地明白过来,“以蛮制蛮”只不过是蜀汉政权的权宜之计,其实蜀汉政府和南中,都没有从中获利。
既然政府和地方都没有受益的政策,还能持续多久?
想想,也就知道了。
蜀汉政府名义上拥有了南中广袤的疆域,实际上,一点产出没有,反而每年耗费钱粮无数;而南中人民名义上拥有了一个政府,却没有从这个政府那里获得任何实际利益。
只有像孟获这样的豪酋蛮王们从中获利无数,世袭为王。
牂牁郡为什么会发生新一轮的暴乱,并且一举攻下牂牁四县,建立起了纯蛮夷的且兰国?其实与孙吴的捣风捣雨关系不大,更重要的,是牂牁豪酋刘胄也不满意现状了,他想要改变。
更别说那些蛮民,都一样,渴望改变。
现实点讲,孟获现在的认知,已经远远超出几乎所有的蛮酋豪酋的思维上限。
所以,当吕凯告诉孟获,南中来了新的鼍龙——魏延的儿子魏六时,着实将孟获惊得眼珠子掉地上摔成八瓣儿的感觉。
南中,本来就已经处于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临界状态,这下可好,来了一个纵火烧山的人!
而且这个放火的,还不是普通人,是蜀汉征西大将军南郑侯爷魏延的儿子,是为了报父仇而来的,并且带来了一支南中无敌的精骑悍卒!
孟获感觉自己的头已经很大了,大到都快不属于自己了。
其实在前几天,吕凯这里已经断断续续接到过庲降都督府传来的信报,预判了接下来南中将会大乱,但庲降都督马忠将军却没有要求各地发兵协助庲降都督府,而是要求各地力量自动龟缩、自保,那意思就是“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让人很是不解。
按照过去的经验,有一点星星之火,当立即全力进行扑灭,否则,一旦火起,势必连营,势大而不可制,南中,将会上演再一次叛乱故事。
莫非,庲降都督府有更大的预谋不成?
吕凯是治夷的老人了,他更知道当初诸葛亮丞相“以蛮制蛮”政策的“言不由衷”,和“迫不得已”。
虽然也封了蛮王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