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放下 (第3/4页)
然孩子们到了该去闯荡的年纪,就该他们自己去唱主角。
当初,带着孩子们到南中,他还曾经有诸多担忧,怕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对不起孩子们的家长。后来,他想通了,我魏延自己的三个姑娘都已经自告奋勇到刘胄的虎狼窝里去了,你还要我怎么样!
我连自己的孩子都舍得,你家的孩子凭什么就舍不得!哪里有战争不死人的?我姓魏的死得,你家的也死得!
所以,魏延的心淡定得很。
近乡情更怯。
临近成都,魏延的心事却越来越沉重。
南中的安逸,终于告一段落,而接下来呢?
在自己的事情没有一个正式说法之前,返回汉中是不可能的。在汉中,魏延已经是一个被杨仪诛杀了连头颅都送到成都的国贼,无头尸首的坟头,草都老高了吧。
而在成都,就可以露面了么?
显然,是不可能的。
到目前为止,朝堂依然对他魏延的事情讳莫如深,现在不是魏延想不想的问题了,而是能不能的问题。
按说,南中之事早已经纸里包不住火,有心人谁不知道详情?但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魏延”这两个字,迄今都不被任何官方提起,甚至连一句起码的问候,都没有。
他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也不知道自己该去干什么。
按照正常的思维,他该回去向兵部报到。
但是,这个时候,他的心结却上来了,蜀汉政坛后诸葛亮时代的权利瓜分已经完成,该上位的,如蒋琬费祎姜维等人,都已经到位。
而该出局的,也已经出局,比如李严、杨仪。
当然,还有他魏延。
回成都,迎接他的,会是什么呢?
“杨威公啊,杨威公,我老魏倒是羡慕你这老小子一死了之呢。”
不知道怎么的,魏延竟然又想起了杨仪。
这一路北来,魏延总是不知不觉中就会想起杨仪。
毋庸置疑,杨仪是个聪明人。在临死前,他选择了魏延这个死对头作为自己的托孤对象,静下心来想想,魏延觉得这该死的杨仪真的了不起。
杨仪死了,死在他离开汉嘉郡的那一天。
托孤的那一刻,魏延就知道杨仪必死。
他十分感动,又十分无奈,更无言以对。
有些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杨仪就是。在成都权力分配事件尘埃落定的那一刻,杨仪就已经死了。
别人看到的杨仪,那不是杨仪,而是一个孜孜不倦拼死挣扎的假象而已。
“可怜的杨威公啊,可怜的魏文长!”
他们都是被诸葛亮抛弃了的人。再说大一点,他们都是被蜀汉帝国抛弃了的人,被这个时代抛弃了的人。
,!
既然如此,活着的,和死去的,又有什么不同?
也就在那一刻,他决定了——隐居。
“世上再无魏文长!”
和三个姑娘告别之后,魏延带着亲卫家将,带着杨仪的妻子儿子,转道去了成都西边的山区。
三个姑娘则进了成都。
当初在南中时,他曾经和沈腾谈到过这个难以启齿的话题——假如自己隐居,该到什么地方去——沈腾告诉他,找一个傍山临水且风景秀丽的地方就好。
至于以后,谁知道呢。
魏延委托人将《平蛮指掌图》送还给皇帝陛下。
送走这幅图册之后的老魏,顿时觉得像是放下了千钧重担一样,陡然间,就轻松了许多。
老魏觉得很得意。
接下来,两不相欠,我魏文长不欠任何人的了,是该好好为自己而活了。
至于那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