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关于“经济战” (第2/5页)

只要大家有共同的利益纠葛,再想分个蛮蛮汉汉你你我我,就真不是一件容易得事情了。

其次,普洱茶的问世,将彻底颠覆中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吃茶文化。

一开始,老人对沈腾的这个说法嗤之以鼻。

但经过几天的沟通思量之后,老人不得不承认,这沈小子的说法,是对的。

这个时代的吃茶,不仅繁琐不堪,甚至已经到了有些扭曲变态的地步,那些所谓的花活,看起来十分有趣,其实不过是极少数人的无聊举动罢了。

茶,不仅没有形成文化,反而失去最初的本质。

而在蛮族这里,茶,却是最真最初的模样。所以,老爷子掷地有声,发出豪言:“我们昆明郡人,有责任有义务让天下人都享受到最好最真的茶!”

在勐海一带,茶,是人民饭后去油腻的必选,是闲暇聊天时的佐料,是接人待物的礼节,更是去痛去病的神草。

“口腔溃疡,只要连续饮上几杯茶,即可缓解。连续饮三天,溃疡即止。老大人可有经验?”

“然也!”

王伉本来就爱吃茶,但过去也和中原地区的人一样,将茶叶碾制成末,煮水至沸后,撒入茶末,吃入腹中。

甚至,有时候,还会加上一些盐巴、牛油什么的。

自从上次盛情款待沈小子的时候,被他强烈鄙视之后,老王头就再也不觉得那些调料茶汤香 了。

,!

当时的场景是这样的——

老爷子兴致高昂地为沈腾“烹制”香茗……

沈腾看得目瞪口呆之际,一口下去,立即喷茶!

是真的,喷茶。

喷了老王头一头一脸。

然后……

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茶汤里面有盐分,所以,老爷子的眼睛很受伤。

又因为茶汤里面有许多牛油,所以,老爷子的脸和脖子很受伤。

热开的牛油,不仅烫,更麻烦的,难以清洗干净!

……

自从那之后,老大人便有样学样地,学着自己炒制茶叶,学着他用器械压制成饼,放入洞窟中进行发酵。

南中靠南的地方,多的是喀斯特地形,地下多溶洞,有些溶洞内甚至存有万年冰河,气候夏凉冬暖,四季如春,尤其利于食品保存发酵。

郡守府不远的地方,就有一个天然洞窟。

过去,这里是郡守府用来保存一些必要食物的专用场所,现在,里面放置了几百块圆饼状方砖状的茶叶,是沈腾和老郡守亲手压制而成。

这批茶叶,将作为本库的镇库之宝,永久保存,非老王和沈腾二人,不得使用。这是二人之间的一种君子协议。

当然,这个库房足够藏纳多达数十万饼的茶叶,而这样的库房,有很多。

从沈腾一开始就规划的规模上来看,茶业的未来,足以颠覆老府君大人对世界观的认知。

老大人曾经玩笑地说,要不,就叫“沈茶”算了,沈腾却笑着说:“此茶产自勐海一带,以普洱地区的品质为尊,还是叫普洱茶吧。至于在普洱茶这个大的品类之下,您老人家想它叫什么,沈茶,还是什么,我无所谓。要不,就叫老王吧。”

老爷子听得眉飞色舞,但转瞬就听出了异样,瞪了沈腾一眼,道:“叫小王八不好吗?”

二人大笑起来。

笑声在冷库里回荡,久久不能停息。

老大人几乎每天都要进入洞窟之中去查看着几百茶饼,小心翼翼地拿起这个闻一闻,拿起那一块嗅一嗅,左看看,右看看,实在舍不得放下。

“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天长日久的过程,愈久愈纯,历久弥香。”沈腾看着老头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