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磐石老人是个话痨 (第2/4页)

吕凯为新建的昆明郡郡守,但吕凯却不愿意离开家乡。不得已,诸葛亮只好将老郡守王伉调往昆明郡,而将永昌郡的郡守之位腾出来,留给吕凯,以示嘉奖。

吕凯在郡守任上兢兢业业。因为出身本地第一豪族,所以,其任上业绩并不比外来户王伉差了什么,甚至比王伉在任时,永昌郡的发展更胜往昔。

而蛮王孟获族群所在的三江口区域被划拨进入永昌郡,也变相地增强了永昌郡的经济实力。

所以,今日的永昌郡,远非当初王伉在此任职时的永昌郡好比。

王伉和沈腾并排骑行在队伍中间靠前的位置,老爷子很健谈,一副勤而好学不耻下问的态度,什么都问,无所不问,想到了就问……很多时候,搞得沈腾很被动,都不知道怎么回答。

“沈小子,你出身哪个门派?”

“回老大人,小子无门无派。”

“欺负老年人,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真没有骗您。”

“墨家?”

沈腾几乎要笑了,自己到底属于哪个门派这个问题,走到哪里都有人问。老魏问过,马忠问过,关银屏也问过。

他只能回答说:“没有。”

但沈腾的回答,几乎没有任何一点点的说服力。

你一个无门无派没任何根基的年轻人,何以一出山,便有诸多手笔展现?何以知道如此多的事情而别人都不知道?何以你的见识几乎超越了这个时代所有人?何以你经常说出许多别人听也没听过甚至听不懂的东西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沈腾只能无言以对。

但在别人的眼中,你的沉默,你的避而不谈,不过是你不想告知真相罢了。

官道不算宽,勉强也就三骑并行,但这已经殊为不易。

这条官道几乎倾尽前后几任郡守整整两代人的努力,才有了这样一条勉强看得过去的官道。

后世有言:要想富,先修路。

这个时代的南中,为什么三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就是因为山高壑深道路不通,以至于人们之间沟通太少,进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性文化信仰。

大家都懂这个道理,古今都一样。

只是,在三国这个时代,想修建一条官道,何其艰难!南中,尤其如此。

但南中,又是最美丽的区域所在。

此时,已是春天。

南中的春天仿佛就从来没有消失过,尤其是昆明郡和永昌郡。

满山满谷的森林,无边无垠,根本就看不到边际的绿色,浓得像是化不开的浓墨重彩堆砌而成。

尤其地理方位的不同,受光的不同,这些绿色却又显得层次分明,进而显得重峦叠嶂,意犹未尽。

官道两边,点缀着许许多多叫不出名字的野花野果。

就在这如此美丽的南中,昆明前往永昌的官道上,吕凯和沈腾这一老一少正进行着最没营养的谈话——

“听说你小子很能打?”

“嗯嗯,还行吧。”

“能打几个?”

“这个,嗯,不好说。老大人这样的,估计五十个没问题。”

“要不,你打我一拳试试?”

“碰瓷儿也不是你这个碰法吧。”

“听说你小子打死过豹子?多大?真是豹子?”

“他们都说是豹子。”

“活的?”

“嗯,一开始是活的,后来,就,嗯,就死了。”

“隔壁老王说这酒你做的?”

“嗯,也不是了,我只是提供了配方,流程,这个,其实是他们做的。”

“好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