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往事,并不如烟【2】 (第2/5页)

严势微,李严不敢正面硬杠,便搞了一些小伎俩——让人在私下传言说司马懿已经设置了高级官署职位来诱降他云云……

李严说这句话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因为此时他的好基友孟达正在曹魏那边混得如鱼得水,而李严和孟达之间的联系,一直都未中断,眉来眼去,暧昧异常——而这些,却正是源于诸葛亮的亲自授意。

诸葛亮的本意,李严作为钓鱼者,孟达是鱼,曹魏那边很多人,都是鱼。

而李严却玩儿了这一出,直接把自己当做了鱼,而孟达司马懿却成为了钓鱼的翁。

你说诸葛亮气不气?

诸葛亮知其意,又如何?

和诸葛亮相比,李严虽然势微,但李严却在早已经将江州经营得铁板一块,人家背后站立的,可是益州整个土着势力!

不得已,诸葛亮也只好捏着鼻子认了,他亲自上表迁李严为骠骑将军,又表其子李丰接替总督江州防务,如此一番施为下来,益州帮既保住了永安军政大权,也没有丢掉江州地位,更白白得了一个骠骑将军——李严这才施施然北上汉中。

建兴九年(231)春,诸葛亮兵出祁山,李严负责督运粮草。

此时为夏秋之季,蜀中阴雨连绵,道路毁损严重,故而粮草运输供应不上,李严写信给诸葛亮,讲明原因请他撤军,诸葛亮不得已,只好退兵。

,!

事情发展到这里,都算是正常行为。

但不出意外地,意外很快就要发生了。

李严再出幺蛾子。

当他听说诸葛亮北伐军队已撤退,却故作惊讶,上奏后主,说"军队伪装撤退,其实是用来引诱敌人好与其决战。"

问题是,诸葛亮根本没有与敌人“决战”,而是真的直接撤退回了汉中。

这一事件让刘禅大为不解,便召回诸葛亮,问相父这是几个意思?不是说好的诱敌深入与其决战的么?怎么变成了干脆利落的大撤退?

刘禅虽然不懂军事,但他又不傻——你们这是玩儿我?

诸葛亮也是大吃一惊,思前想后,仔细勘验探究之下,才发现这是被李严等人给自己挖了坑。

诸葛亮便将李严的前后书信与表文原本手迹都递上去,李严的错误和矛盾一下子暴露无遗。李严辞穷理屈,只得认罪。

——很多人所知道的此次事件就是这样。

但据高层透露出来的事情,却远不是这么简单。

因为诸葛亮回转成都之前,汉中至成都沿线,涉及到诸多军事异常调动,并且大长秋李公公期间曾经出宫多日不还,诸葛亮回转路线一变再变,神秘莫测,故意绕开了军队异动频繁的雒城附近……

最后,诸葛亮悄然抵达成都后,立即拿下李严。

诸葛亮上奏弹劾李严说:"自先帝崩后,平(李严)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欲得平兵以镇汉中,平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去年臣欲西征,欲令平主督汉中,平说司马懿等开府辟召。臣知平鄙情,欲因行之际逼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平至之日,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平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平之短,莫若褒之。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

其中:“然谓平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平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一句,尤为画龙点睛,余味无穷。

于是废李严为民,流放梓潼郡。

李严就这样淡出蜀汉的政治舞台。

李严的故事,本该到此就结束的,但此时,关于李严的诸多传闻,却逐渐多了起来……

而最近,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