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磐石老人 (第1/4页)

过了兴古昆明两郡交界地,便进入后世的文山地界。

在这里,沈腾一行人受到昆明郡守王伉的热烈欢迎。

对于且兰城、平夷城,乃至兴古郡那边发生的一些列事件,昆明郡守王伉全部知晓。

也因此,为了表达对沈腾等人来此游历的热烈欢迎,王伉做了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其中之一,便是亲自率领僚属赶到郡界处迎接沈腾他们。

对于王伉这个人,沈腾自然也是知道的。《三国演义》虽说是演义,但很多故事,却是史实,并非杜撰。

王伉,蜀郡人,先为永昌太守,孟获雍闿动乱期间,王伉为永昌太守,得不韦县吕氏族人吕凯相助,誓死固守永昌郡城。

后,诸葛亮大军到此,平叛成功,获封亭侯。

当初,诸葛亮表吕凯为昆明郡守,但吕凯不出,不愿意离开家乡本地去昆明郡就任,后,改迁王伉为昆明郡守,封亭侯;擢升永昌功曹吕凯为永昌郡守,以彰吕氏功绩。

所以,对于王伉、吕凯两位老大人,沈腾打心眼儿里钦佩有加。

南中有“二石”:一为磐石太守,便是王伉;一位顽石太守,指的吕凯。

两位都是老人,却在雍闿高定孟获叛乱中成为坚如磐石的存在,以小小的弹丸之地永昌,将诸多叛军全部吸引在此,最终等来的诸葛亮的三路大军围歼,郡守王伉与功曹吕凯两位老人居功至伟。

所以,被称为南中“磐石”“顽石”。

一见面,沈腾便急忙忙地向老人家躬身施礼:“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南中有二老,便如有二宝!”

魏黑子包子等人,也都连忙与王伉见礼。

老人在永昌郡做太守多年,到这昆明郡来,亦有十来年了,将一个新建的郡治理得井井有条,甚少发生蛮汉不和事件,昆明郡也因此几会成为整个南中诸郡中最难得的祥和之地。

庲降都督府那里,最不需要操心的地方,便是王伉镇守的昆明郡,和吕凯镇守的永昌郡。

当夜,王伉在驿站隆重接待沈腾几人用餐,沈腾便对王伉说了自己的想法——关于在南中发展中草药产业的事情。

老大人须发皆白,一张脸更是饱经风霜,看着都让人心疼的那种。

所以,在这非常值得尊重的老人面前,沈腾一点也不矫情,有什么说什么。

老人更是不矫情。

对于沈腾,他知道了关于这年轻人的许多事情,虽说对于他的出身来历,依然朦朦胧胧不清晰,但对沈腾的许多好感,却是毋庸置疑。

而沈腾对于在这个时代发展中草药,有着异乎寻常的执念。

因为他知道,这个时代,无论你本人如何能力超群,一场普普通通的流感,都可能让你一命呜呼。

一提起这个,老郡守不由得眼眶湿润起来,痛心疾首,溢于言表:“娃娃,老夫真没想到,你如此年轻,却有如此忧国忧民的思想,难得,难得啊——”

老人家陷入长久的沉痛的回忆中——

“桓帝时大疫三次,灵帝时大疫五次,献帝建安年间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万的人被病魔吞噬,瘟疫扫过的区域,十室九空!十室九空啊!其中尤以灵帝(公元168-188年)时(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几次疾病流行规模最大后果最惨烈。”

“南阳地区是灾情最严重也最惨烈的区域,接连几次瘟疫大流行,许多人因此丧生。我南阳王家几百口人,最后,只剩下十余口,老家是活不下去了,辗转来到蜀中乞活,一路至少,浮殍遍地,野狗成群,易子而食啊……”

老人的眼泪终于还是止不住地落了下来。

战争多瘟疫,这是必然。

白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