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永昌三雄,各有所谋 (第1/5页)

永昌三雄,各有所谋

永昌三雄中,吕氏以商为雄,人称“商雄”;孟氏以地为雄,号为“地雄”,段氏以人为雄,号为“人雄”。

商雄吕氏,在此地立足已有500年,扼南向西向商道几百年,实力之雄厚,早已经是人所尽知的事情。

孟氏更不必说,经营三江口已有百年,蜀汉之后,更是吃尽了“以蛮治蛮”政策的红利,财富之多,如山如海,亦有人称“财雄”。

唯有这近些年隐隐然露出后来居上态势的段氏,却总是让人心忧,捉摸不透。

吕氏所图者,财富也。人家掌握了古尸毒商道,其实就已经立于不败之地,千百年来,商业之道,无非沟通有无,囤积居奇而已。吕氏将中国之地的物资运往南部西部国家,又将其稀有物品运来中国,利润之巨,外人难以想象。

自古以来,商贾无国。

并不是说商贾没有国家,不要国家,而是这些靠商贾立足的族群,对于谁掌管这个国家,根本就无所谓,人家所求者——“唯利而已”。

譬如十多年前以孟获高定雍闿为首的那场叛乱,为什么吕氏会坚定地站在蜀汉政权的一边,为什么愿意心甘情愿地献出“平蛮指掌图”给诸葛亮?

其他无他,因为蛮族掌握南中,“不利己”。

如果用后世的语言来形容的话,吕氏就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前后两汉几百年,吕氏开辟了尸毒古道,享受了几百年的商道独裁红利。不论是刘焉父子治蜀、还是蜀汉政权的后来居上,吕氏依然是古尸毒商道的掌握者,依然是庞大财富的攫取者。蜀汉政权不仅不可能公然侵犯吕氏一族的私利,甚至还会反过来保护吕氏的族群利益。

但一旦孟获他们获胜,则南中将变成南中豪族的天下,吕氏一开始没有介入暴乱其中,成为骨干玩家,等人家成功上位,他吕氏只有被其他豪族如雍氏高氏孟氏玩儿死的份。

说起来,这还是孙权等孙吴高层对于南中尚不够了解才犯下的错。

也就是说,当初孙权他们在蛊惑南中豪族叛刘降孙的时候,一开始,根本没有正眼儿看吕氏一眼。

“这也怪不得孙氏。”祝融氏娓娓道来,“吕氏,一商贾尔,既无民心归附,又无兵马强盛,何来的孙氏高看一眼?”

……

祝融氏今天的这堂课,彻底让沈腾开了眼界。

他曾经一度认为中国历史过于“粗糙”,却没有料到竟然“粗糙”到如此地步。

仔细想来,也的确如老干妈所言。任何一个族群,在做出选择时,一定是自己所在的族群利益优先,而不是国家、民族、民众的利益优先。

尤其在这个科技并不发达的时代,很多时候,个人的前程,与族群的力量奉献护佑息息相关。单凭靠自己个人能力单打独斗而成就大事者,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寥寥无几。

“我孟氏最无作为。”祝融氏的这句话,更是将沈腾刺激得不要不要的。

还有这样说自己的?

“蛮王身份,看似尊贵无比,却也犹如牢笼。”祝融氏淡然一笑,道,“外人看我孟氏,南中第一王,世袭罔替,何其尊贵!但实际上,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咱家,众目睽睽之下,一言一行,无所遁形!”

沈腾默默地点点头。

这半个时辰以来,沈腾几乎没有说过一句话,都是老干妈在那里讲述,颇有些祥林嫂自言自语的味道。

但有一点,老干妈这一家子,是真把自己当一家人了。有些事情,是做不了假的。

“你义父不能不去成都做这个劳什子御史中丞,入朝为官,是当初诸葛孔明丞相与我孟氏的政治协商的结果,蜀汉给了我孟氏这个名正言顺的王,我孟氏还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