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部分 (第2/5页)
金同意将营地后撤三十里以示谈判诚意,察哈尔蒙古也同意了再约束部下的同时不再对后金施行袭扰的战术。
这些都写入了三方会谈的第一天谈判备忘录里面,济尔哈朗、德彦济旺和黄锦都在备忘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第一天虽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但起码达成了一条口头协议,那就是在三方会谈期间,谈判一天没破裂,双方就不得动刀兵。
后金与察哈尔蒙古之间的斗争归根结底还是权力的斗争,后金要发展壮大,自然需要更多的土地和人口,大明有长城守护北疆,后金没有能力攻入中原内地,因此只能打自己邻居的主意,通过联姻、武力征服等手段后金吞并了许多蒙古部落,实力大涨,察哈尔蒙古就是因为被后金吞并去不少部落,人口和领土不断的被后金蚕食,林丹汗如何能忍受自己的国土和子民变成别人的国土和子民,自然而然的察哈尔蒙古与后金开始交恶,并且摩擦发生战争,两个都是有强大野心的男人,一山容不得二虎,自然就仇视敌对起来,进而大打出手。
对于林丹来说,皇太极就是一个强盗,不断的抢走自己的土地和子民,而皇太极看林丹呢,这个天下唯有有德者居之,林丹你对自己的手下横征暴敛,残暴不仁,而我呢,就是那有德之人,是来解救被你压迫下的手下的人,我是正义,既然我是正义的,那么打你就是应该的,你的子民和土地那也应该属于我的了。
林丹汗骂皇太极当婊子还立牌坊,皇太极骂林丹汗是暴君,其实两个人都不是好东西,这个世上拳头大的就是正义的。
谈判进入第二天,这一天的谈判的议题集中在被皇太极大军占领的察哈尔蒙古领地的归属问题之上。
察哈尔蒙古谈判代表德彦济旺自然是要求后金归还所有被占领的属于察哈尔蒙古的草原和城池,后金怎么会答应了,尤其是皇太极许诺将几块地方赏给投靠他的原察哈尔蒙古几部作为驻牧之地,一言既出,岂能反悔,再说这已经是后金打下来的土地,又怎么肯归还呢?济尔哈朗当然是一口拒绝。
第二十三卷:改革开放之第二章:各怀心机(二)
文程虽然坐在谈判席上,但他只是带耳朵和眼睛来的 哈朗他们和德彦济旺如何吵的厉害,他始终不发一言,默默的冷眼看着两方人争吵不停。
黄锦并不认识范文程,但并等于他不知道范文程这个人,锦州谈判的时候,范文程并没有直接参与,参与谈判的是阿敏等人。
范文程虽然自负才智过人,不愿意加入两边的争吵之中,因为济尔哈朗和德彦济旺都是用蒙语在对话,虽然他听的懂,但是那些不堪入耳的话实在是有辱斯文,从骨子里,他还是瞧不起这些粗鄙的武夫的,当然皇太极除外!
黄锦对这位皇太极手下第一汉臣是非常关注的,因此当看到金人谈判代表名单中出现范文程的名字,他就看是单独注意范文程来,这个血管里留着是同样的汉人的血液的汉奸却能得到皇太极赏识并倾心相交,不得不承认这个人的本事非同一般,也许济尔哈朗不过是个表面上的谈判主将,而实际上这位同属汉人的范文程才是能做主的人。
谈判进入互相谩骂攻击的阶段,济尔哈朗坚持皇太极给予的底线,态度极其强硬,德彦济旺也是寸步不让,不肯妥协。
若不是顾忌这是大明关宁铁骑的大营,身上的兵刃都被解下,说不定这两方人早就操起兵刃拼杀起来了。
谈判陷入了僵局,但看在大明的面子上,还没有破裂,双方还都起码保持了克制。
第二天谈判无果,双方代表都瞪着眼拂袖而去。
黄锦有些着急,照这样下去。察哈尔蒙古跟后金迟早还是要大打一场的,这就有为皇上的意图了,于是黄锦去求见满桂,希望从满桂那儿讨个主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