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部分 (第2/4页)

接下来,王启年谈及喜剧片、爱情片、恐怖片、悬疑片、科幻片、战争片、历史片、政治片、励志片等等各种分类,每一个题材,存在的意义,都是满足一部分观众,对于某种题材的**需求,迎合观众的情绪,或者审美,或者其他什么的。

“基于题材之上,我们才谈剧情。剧情就要专业一点,根据题材而定。比如,战争片,你就严肃一点,什么时代背景的战争,就必须要把细节都挖掘出来。穿什么、用什么武器,这类细节都得推敲。我们不是专家,但要请一大批专家,给我们服务,把所有的硬伤,所有的不专业的东西,在拍摄之前和拍摄过程中要剔除掉。”王启年说道,“而且,编剧跟导演是分家的,如果一个导演自己不是超级厉害的编剧,那么就不要抢编剧的活了吧!而且,一部电影的剧本,除了要有所谓的风格之外,也是需要很多很多人出来挑刺,不断优化,而不是一个人闭门造车研究剧本。很多导演,整天自己一个人琢磨剧情剧本,结果。一堆的逻辑、知识和各种硬伤。小的瑕疵无所谓,但观众很容易发现的瑕疵就很不对了。”

“创意,我们要推陈出新,在了解观众需求的基础上,超过观众的期待,这就是创意。比如。观众仅期待看一部普通的武侠片,没有其他其他的。但我们给他的片子的质量,场面宏大的不得了,能跟好莱坞顶级特效大片相比,超过了他们的期待,自然容易获得良好的反响。”

“电影的节奏也很关键,**和低潮,不断有序推进。几分钟一次小**,十多分钟一次大**。观众注意力一直被牢牢抓在电影剧情中。悬念迭起和不断集中他们的合注意力,全程没有尿点,就是好的商业片。文艺片的节奏就不行了,大部分都沉闷,观众看不下去的。商业片追求的是观众感觉每一分钟都好看。”王启年笑道,“我评价商业片和文艺片的分野。成功的商业片,每一分钟都要看好抓人,不要太深刻故弄玄虚。全程痛快最好。文艺片,则很容易打断观众的情绪。经常让观众觉得扫兴,这往往就是节奏不同使然。”

“还有演员和导演。就像足球运动的球员和教练一般。演员和导演是要磨合的,默契的演员和导演配合,往往能让片子更容易拍出好的结果。演员选择导演,导演也选择演员,遇到自己合适的演员。导演才能能发挥的更好。如果,随意冲着一些名气大的演员去合作,未必是最适合的!”王启年说道,“假若一个团队,导演和演员。一直长期合作,拍十部片子,他们肯定默契十足,偏差不会太大!”

张艺谋若有所思,其实,他涉足商业片之后,一直是搞巨星战略。并且巨星还是在不断的换,除了御用的章子怡之外,其他演员换了很多回了。每次换一批演员,其实,否会遇到种种信的问题。

“资金和技术什么的,则是导演驾驭能力。不是越多资金越多技术越好,而是能驾驭什么层次的资金,把资金用好不浪费。以及,懂得如何让那些特效和技术,在电影中发挥作用,增加电影的质量,才是最的。”王启年笑道,“商业片导演的进步,就是一点点的可以驾驭更多资金和技术,让资金和技术发挥出最大的效果。比如,《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从八十年代从特效师开始起步,更理解电影的镜头和特效。而后来,他转型到导演,能更好的在特效方面创新,驾驭好特效师。另外,其运营特效的电影,不断成功,新片获得是资金,也是滚雪球一般增长。于是,他不断成功,就不断的有钱实践他的技术和理念,于是,卡梅隆成为了地球上,票房成就最高的导演!商业片的导演,驾驭好资金和技术,也是关键。当然,不仅仅这些,而是把题材、剧情、创意、节奏、演员、资金、技术,全部都用好,这才是一个成功的商业片大导演!”

被王启年的说法勾引,张艺谋心中暗自揣摩,不由觉得非常有道理,难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