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智多星三入洞房 吴学究拜访杨时 (第3/4页)

山东会馆找到范天喜、郑绍官。让他们在《东京记事》上面大篇幅的写关于金国侵犯宋国边境的事情。

要不计成本的印刷,保证京畿附近认字的人,人手一份。另外在梁山泊控制的《大宋记事》《杭州记事》《扬州记事》《成都记事》都要印发同样的文章,谴责金国侵犯宋国边境。

回到梁山会馆,将萧让的徒弟黄纵、孙革,幕僚马扩、胡安国叫来,编排戏曲《洪七公抗金》。安排各个剧院排演。

这几个人都是吴用从军中与民间选拔的优秀文人。文章写的好,脑子好是其次。必须要有忠正之气才行。

黄纵是山东举子,因家人被知府高封所害。跟随柴进投了梁山泊。孙革原是杭州官吏,被方腊打败后。不肯投降,收押在牢房多年。吴用仰慕其铁骨铮铮,收为幕僚。

胡安国是大儒杨时的弟子,屡试不第。沦落到替人代写文章。吴用观其文章不仅文理清晰,而且正气十足,故而也聘请为幕僚。马扩因做官刚正不阿,遭了蔡京陷害,赋闲在家。吴用三顾茅庐才请了出来。

除了以上四人,当初跟随陈希真的幕僚毕应元与孔厚,吴用也一并招揽,推举为梁山府议事郎。协助蒋敬、裴宣处理梁山府事务。

吴用问众幕僚关于大家对金人崛起的看法。孙革道:“宋金之间必有一战。或早或晚。朝廷需要加紧备战,以保无虞。”

黄纵道:“从过了黄河,走河北,一直到雄州,都是一马平川。如果金军南下,几日便可到汴梁。要想堵住金军还是要从河东想办法,河东多山,不利于骑兵行动。河北之地要多设陷马坑等防骑兵设施。以防御为主。”

马扩道:“汪伯彦的弟子秦桧如今担任了鸿胪寺正卿。此身是个十足的投降派。畏惧金国人如虎。枢密副使蓝从熙又分管鸿胪寺,这两人狼狈为奸,恨不得舔女真人的大腚。”

吴用点头道:“秦桧这个人我见过。做事还算干练。就是跟汪伯彦一个德行,畏惧外番,卑躬屈膝。”

胡安国道:“我们梁山泊势力虽然强大,但都集中在各路禁军。大宋是文官天下。若中枢没有自己的人处处受制于那些文官,什么都做不成。”

吴用点头道:“我已经跟徐和、候蒙推举你二人入朝为官。胡先生文思渊博,先去文渊阁担任学士。

马扩才思敏捷,能言善辩。如今外交事务事关重大。马扩就先去鸿胪寺任职,也能在外交上帮我一把。”

胡安国、马扩二人作揖领命而去。这马扩离了梁山会馆。就急不可耐的回家去了。原来这马扩有一个毛病,就是天生火旺。必须日日进行房中之事,稍微有几日不做,就面红耳赤,口舌生疮。故而家庭关系也万分和睦。夫唱妇随,好不幸福。

吴用晚上又带上礼物如拜访太学学正杨时。杨时正在和自己的学生陈东等人研究学问。下人前来通禀说,驸马吴用求见。

杨时道:“我与驸马素不相识,他找我干什么?”

陈东道:“学生素闻驸马吴用爱惜百姓,去除奸臣。是个贤良的人。”

杨时道:“其所做所倡导,皆十分狂悖,破坏纲常,有违圣人学说。我不想见他。”

陈东道:“老师,吴用是当朝红人,不如看看他找老师干什么?”

杨时便让人请入。吴用进门非常恭敬的行跪拜礼。整得杨时有些不好意思。连忙起身作揖。

吴用道:“学生来到京城多时,不曾拜会过老师。实在是罪过。”

杨时道:“鄙人只不过一老儒,驸马不必如此恭敬。”

吴用道:“老师客气了,有宋一代。诗词苏轼、秦观,书法蔡京、米芾,文章欧阳修、王安石。若说起儒学,老师是首屈一指。”

杨时没想到吴用将自己捧的这么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