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变革之途 (第2/2页)
黑心店家,用这新秤称量,定然是少了我等的粮食分量!”一位老者愤怒地指着秤杆说道。
“我也是照官府吩咐行事,这新秤是朝廷发来的标准秤,怎会少了你们的分量!”店主无奈地辩解着。
这时,几个身着华服的人在一旁冷笑,正是旧贵族的家仆,他们趁机添油加醋:“这都是那李斯的馊主意,要把咱老百姓的活路都断了!”
一时间,人群的情绪更加激动,眼看就要酿成暴乱。幸好当地县令及时赶到,他深知这是旧贵族在背后捣鬼,立刻命人将那几个家仆拿下,并当众向百姓解释新度量衡的好处,展示新秤与旧秤的对比,还拿出朝廷的政令文书宣读,承诺若有商家故意缺斤少两,定会严惩不贷。经过一番安抚,百姓们的情绪逐渐平复,对新政也有了更多的理解。
李斯得知此事后,立刻向秦始皇奏报。秦始皇大怒,下令彻查各地类似事件,对煽动叛乱的旧贵族及其爪牙毫不留情地予以惩处,抄家灭族者不在少数,一时间朝堂震动,旧贵族们人人自危,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反对改革。
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成效开始显现。郡县制的实施使得中央集权大大加强,政令畅通无阻,国家对地方的掌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度量衡的统一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发展,各地物资交流频繁,市场一片兴旺,税收也随之增加,充实了国库。文字的统一更是让文化传播与教育普及变得更为便捷高效,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更加顺畅地交流沟通,民族认同感逐渐增强,为大秦帝国的文化融合与传承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李斯并未因此而满足,他深知帝国的发展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于是,他又向秦始皇建议统一律法,制定严苛而完备的秦律,规范百姓与官员的行为,维护社会秩序与国家稳定;同时,大力发展交通,修筑驰道,连接帝国的各个郡县,便于军队调动与物资运输,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与支援。
秦始皇欣然采纳,李斯再次踏上了艰难的改革征程。他亲自参与律法的编纂修订,参考六国律法之长,结合秦地实际情况,制定出一部详尽而严酷的秦律法典,从刑事犯罪到民事纠纷,从官吏职守到百姓义务,皆有明确规定,赏罚分明,执法必严。驰道的修筑工程浩大,李斯统筹规划,征调大量民夫与刑徒,开山填谷,铺设砖石,历经数年艰辛,终于建成了以咸阳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驰道网络,其宽阔平坦、坚实耐用,堪称当时的交通奇迹,为帝国的繁荣与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李斯的不懈努力与秦始皇的坚定支持下,大秦帝国在变革中逐渐走向强盛。旧贵族的势力被削弱,新兴的官僚体系与士人群体崛起,国家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军事强大,成为了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庞大帝国,其辉煌成就照耀千古,为后世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诸多方面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而李斯与秦始皇这一对君臣的改革传奇,也成为了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篇章,被后世传颂与敬仰,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的发展与变革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