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秦始皇站在咸阳城的高处望着广袤的领土心中充满豪情壮志 (第2/6页)

响彻街头巷尾。大人们则或行色匆匆,或悠然自得地漫步其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对生活的满足和期待。

此时此刻,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大家无一不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天下统一这一旷古烁今的盛事。在一家酒肆内,几张方木桌旁坐着几位衣着光鲜的商人。他们正一边品尝着美酒佳肴,一边高谈阔论。

只见其中一个身材胖胖的商人满脸笑容,端起酒杯轻抿一口后,兴奋地说道:“诸位啊,如今天下已定,六国皆亡,咱们的生意可就能做得更广泛喽!以前那些因为战乱而无法涉足的地方,现在也都畅通无阻啦。想想看,以后咱们能把货物卖到更远的地方去,赚更多的银子,那日子得多红火呀!”说罢,他哈哈大笑起来,其他几人也纷纷点头应和,表示赞同。

“是啊,这新朝初立,真不知道接下来会施行什么样的政策啊!”另一个商人满面愁容,忧心忡忡地说道。他一边说着,一边还不停地搓着手,仿佛心中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与此同时,在那巍峨高耸的城门口处,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者正静静地伫立着。他那双浑浊而又深邃的眼眸,紧紧地盯着城楼上随风飘扬的旗帜,久久没有移开视线。过了好一会儿,只见他微微颤抖着嘴唇,感慨万分地喃喃自语道:“我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如今竟然能够亲眼目睹这天下一统的盛景,此生也算无憾啦……”

而在那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的皇宫之内,嬴政高坐于象征着无上权力与尊贵的龙椅之上,他面色凝重地召集了朝中一众位高权重的大臣们前来共商治国之良策。

只见嬴政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恭恭敬敬站立着的诸位大臣,然后缓缓开口道:“朕如今已然一统天下,成为这广袤疆土之上唯一的主宰者。然而,要想让我大秦帝国能够长盛不衰、千秋万代,就必须推行一系列变革之政令!”其声如洪钟大吕一般,响彻整个宫殿,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和霸气。

只见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众大臣分列两班,恭敬地站立着。这时,丞相王绾稳步走出队列,他身姿挺拔,神情庄重,向着龙椅上的皇帝躬身施礼后,开口说道:“陛下啊!当下国家初定,局势尚未完全稳定,而最为紧迫之事当属安抚黎民百姓。百姓乃国之根本,唯有他们安居乐业,国家方能长治久安。因此,臣以为应当实行轻徭薄赋之策,减轻民众负担,使其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生产劳作,从而恢复元气、休养生息。如此一来,不仅能增加粮食产量,充实国库;更可促进商业繁荣,增强国力。还望陛下深思熟虑,采纳此议。”说罢,王绾再次向皇帝深深一揖,退回原位。

李斯微微躬身,双手抱拳向皇帝行礼后,缓声说道:“陛下啊!微臣认为当下之急务乃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之力度,彻底废除那早已不合时宜的分封制度,并广设郡县取而代之,如此方能有效地防范各路诸侯再度崛起,从而确保我大秦江山永固、社稷安康呐!”他的目光坚定而深邃,仿佛已经洞悉了历史的走向和帝国的未来命运。

嬴政端坐在朝堂之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下方一众大臣。他静静地聆听着大臣们各抒己见,提出种种关于国家治理的建议。然而,这些声音并未让他感到丝毫动摇,因为在他那深邃而睿智的心中,早已对眼前的局势有了清晰的判断和周全的盘算。

终于,待大臣们发言完毕后,嬴政缓缓开口说道:“朕意已决!即日起,废除分封制度,改行郡县之制。天下之权,务必集中于中央朝廷之手,如此方能确保江山永固、社稷安宁。”他的话语如同洪钟大吕一般,响彻整个朝堂,其坚定的语气不容任何人质疑和反驳。

嬴政深知分封制度所带来的弊端——诸侯势力坐大,各自为政,最终往往导致战乱频生、民不聊生。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