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全面推行郡县制,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第3/3页)
统一的帝国大步迈进,秦始皇站在宫墙之上,望着繁华的咸阳城,心中满是壮志豪情,坚信大秦必将传承万世。
李斯接着说道:“陛下圣明。郡县制下,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分别掌管政务、军事和监察。县设县令、县尉、县丞,各司其职。如此,层层管理,职责分明,中央之令可直达地方,地方之事能迅速上达天听。”
秦始皇站起身来,踱步于朝堂之间:“朕之天下,当如臂使指。郡县之官,皆由朕任命,对朕负责。”
不久之后,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
在南方的会稽郡,新上任的郡守张华正紧张地筹备着各项政务。他深知自己肩负着中央赋予的重任,不敢有丝毫懈怠。
“来人,速将今年的赋税账目整理清楚,上报朝廷。”张华对下属吩咐道。
“郡守大人,这郡县制实施以来,各项事务繁多,我们可要小心应对啊。”县丞在一旁说道。
张华正色道:“此乃陛下的旨意,我们必须严格执行,确保地方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在北方的雁门郡,郡尉李刚正带领士兵操练。
“兄弟们,如今是郡县制,我们要为中央守好边疆,不得有半点疏忽!”李刚大声喊道。
而在咸阳的朝堂上,秦始皇时刻关注着各地郡县制的推行情况。
“朕要知道每一个郡县的动态,任何差错都不容许出现。”秦始皇对负责情报的官员说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郡县制的优势逐渐显现。
在蜀郡,由于中央的直接支持和管理,水利工程得以顺利修建,农田得到灌溉,粮食产量大增。
“多亏了郡县制,我们蜀郡才能有如此发展。”百姓们纷纷称赞。
在琅琊郡,治安状况明显改善,盗贼绝迹,百姓夜不闭户。
“郡县制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安定了。”一位老者感慨地说。
然而,在推行过程中也并非一帆风顺。一些地方的旧贵族试图暗中破坏郡县制的实施,煽动百姓对抗中央。
“陛下,部分地区出现了不稳定的迹象,似有人故意挑拨。”一位大臣向秦始皇奏报。
秦始皇大手一挥:“严查到底,绝不姑息!朕之郡县制,不容任何人破坏。”
在秦始皇的强力镇压和坚决推行下,郡县制逐渐稳固下来,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得到了切实加强。
多年后,秦始皇再次在朝堂上与众大臣商议地方管理之事。
“如今郡县制成效显着,朕之江山愈发稳固。”秦始皇满意地说道。
群臣齐声高呼:“陛下圣明,大秦万年!”
郡县制的推行,为秦朝的统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对后世的地方管理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