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宫廷内部皇子们形成了不同的势力集团 (第2/5页)

却显得格外清晰,仿佛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

其他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眼中透露出忧虑和不安。他们深知宫廷斗争的残酷性,一旦失势,后果不堪设想。

扶苏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议论,他那张英俊而坚毅的脸庞在烛光的映衬下更显沉稳。只见他微微眯起双眸,沉思片刻后缓缓开口道:“诸位所言不无道理,然此事切不可操之过急。胡亥虽受宠于陛下,但毕竟年轻稚嫩,尚无足够的能力掌控大局。吾等当冷静观察,伺机而动。”

众人闻听此言,心中稍安,又继续围绕着如何应对当前局势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扶苏微微皱起那如剑般修长的双眉,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与无奈,他缓缓地沉下声音说道:“皇位之争,实非我之所愿啊!然而,身为大秦的皇子,面对这纷繁复杂、波谲云诡的局势,又岂能完全置身事外?毕竟,关乎着整个大秦帝国的未来走向,我纵使心中不愿卷入这场权力的漩涡,但亦无法对其坐视不理。”

此时,一旁的另一位大臣赶忙上前一步,抱拳施礼后恭敬地进言道:“公子啊,依微臣之见,如今形势紧迫,咱们应当积极主动地去争取才是。唯有如此,方能让陛下真正见识到您那出众非凡的才能以及宽厚仁德之心呐!若能得陛下青睐,于国于民皆是幸事一桩啊!”说罢,这位大臣满怀期待地望向扶苏,似乎在等待着他的回应。

就在同一时刻,远在皇宫深处的胡亥所居住的宫殿之中,呈现出了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这座金碧辉煌、雕梁画栋的宫殿内,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压抑的氛围。烛光摇曳,将胡亥和赵高的身影投射在墙壁之上,显得格外阴森。

此时的胡亥正坐在一张铺着华丽锦缎的长椅上,他眉头紧皱,目光焦虑地望着面前的赵高。而赵高则恭恭敬敬地站在一旁,微微躬身,脸上露出一副深思熟虑的表情。

“老师,扶苏那边似乎已经开始有所行动了!这可怎么办才好啊?”胡亥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焦急,猛地站起身来,快步走到赵高跟前,语气急切地问道。

赵高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公子莫急,我们只需继续讨好陛下,让陛下对我们深信不疑。同时,暗中搜集扶苏的把柄,伺机而动。”

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般匆匆而逝,然而,这场激烈的较量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反而如熊熊烈火一般越烧越旺。

在那庄严肃穆、金碧辉煌的朝堂之上,皇子们的支持者们同样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他们各自心怀鬼胎,为了自己所支持的皇子能够登上皇位,不择手段地施展着各种阴谋诡计。

每当面临重大决策时,双方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一方会慷慨激昂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试图以理服人;另一方则毫不示弱,引经据典,竭力反驳对方的言论。整个朝堂弥漫着紧张的气氛,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

而坐在高高龙椅上的秦始皇,则面沉似水,静静地倾听着双方的争论。他那双深邃而锐利的眼睛,不时扫过下方群臣,似乎想要透过众人的言辞看清背后隐藏的真相与意图。

在那庄严肃穆的朝堂之上,一场激烈的辩论正在展开,议题正是关乎民生大计的税收政策。众大臣们分列两旁,面色凝重地注视着殿中央跪着的那位年轻而坚定的身影——扶苏公子。

只见扶苏恭恭敬敬地跪在地上,他抬起头,目光直视着高高在上的皇帝,言辞恳切地说道:“陛下啊!如今天下刚刚安定下来,历经战乱之苦的百姓们正迫切需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若此时加重税收,无疑会让他们原本就艰难的生活雪上加霜,甚至可能导致民不聊生的惨状出现。如此一来,不仅百姓受苦,更会动摇我大秦帝国的根基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