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臣们纷纷进言讨论新的政策和制度 (第2/6页)

体系建立起来。但秦始皇并未放松警惕,他决定巡游天下,一是宣扬皇威,二是查看各地郡县治理实情。在巡游途中,秦始皇看到郡县制下,各地虽偶有小乱,但大体有序,百姓忙于耕种,商贸逐渐兴盛。他心中暗喜,觉得自己的决策正确无比。

当行至泰山脚下,秦始皇望着雄伟的山峰,心想这大好山河尽收眼底,只要坚持郡县制,大秦必能传承万世。于是他命人刻石记功,以表自己推行郡县制之功,昭告天地大秦必将永世不朽。

这时,李斯再次进言:“陛下,分封制易导致诸侯势力坐大,威胁中央。且如今天下初定,若行分封,恐再生战乱。而郡县制下,官员由中央任免,皆为陛下之臣,必能忠心耿耿,为陛下效力。”

秦始皇听完李斯之言,微微点头。“爱卿所言极是,郡县制务必严格执行下去。”随后他率领群臣继续巡游。

行至海边,秦始皇忽见海上云雾缭绕之处似有仙山楼阁。他心中一动,想起方士所说海外有仙人,可得长生不老之法。

秦始皇招来徐福等方士询问。徐福叩首道:“陛下,那仙山之上定有仙丹妙药,可助陛下永生。只是前往仙山需诸多童男童女及珍宝财物供奉仙人。”秦始皇略作思考后应允。

徐福领命而去,筹备船只物资。秦始皇则继续巡视其他郡县,每到一处都强调郡县制的重要性,并考察官员政绩。

然而几年过去,徐福一去不返。秦始皇大怒,可他没有放弃寻求长生之道,继续派人四处探寻。同时,他更加专注于国内建设,令郡县官员加紧督促百姓开垦荒地、兴修水利。

尽管求仙之路坎坷,但在郡县制的高效管理下,大秦帝国日益强盛,秦始皇坚信,即便自己未能求得长生,大秦凭借这完善的制度也能长久延续。

秦始皇端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微微眯起双眸,专注地聆听着李斯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对于国家制度改革的见解与主张。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那原本紧皱的眉头逐渐舒展开来,他那深邃如渊的眼眸之中闪烁出一抹睿智而坚定的光芒,显然心中已经开始慢慢形成一个宏伟且大胆的计划。

终于,待李斯言罢之后,秦始皇猛地一下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只见他身姿挺拔如松,双手背负于身后,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姿态缓缓开口道:“朕意已决,即日起废除那陈旧腐朽、弊端丛生的分封制,转而全面推行更为先进合理的郡县制!”

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之上炸响,瞬间使得整个大殿陷入了死一般的沉寂当中。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满是震惊之色。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皇帝竟然会如此果断地下达这样一道诏令。毕竟,分封制自周朝以来便一直延续至今,早已深入人心。然而此刻,秦始皇却要将其彻底摒弃,这无疑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

秦始皇目光坚定地看着群臣,继续说道:“朕之天下,当一统于中央。唯有实行中央集权,才能杜绝诸侯割据,使天下万民皆受朕之恩泽。”

李斯连忙跪地高呼:“陛下圣明!秦始皇见李斯这般拥护,心中满意,便令其着手安排郡县制推广事宜。数日后,各地郡守人选拟定。秦始皇亲自召见,告诫他们要清正廉洁,勤勉为政。

一日,秦始皇批阅奏章时,发现一份密奏提及有郡守暗中结党。他龙颜大怒,即刻派人彻查。经查实后,严惩不贷,杀一儆百。此事过后,各级官员人人自危,郡县制执行愈发严谨。

随着时间推移,大秦国力越发雄厚。边疆之地,秦军屡战屡胜,拓展疆土。秦始皇又下令兴办学堂,培养人才,不论出身皆可为官。

然而,秦始皇多年操劳国事,身体渐弱。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召集心腹大臣,叮嘱他们要坚守郡县制,不可动摇。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