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王翦受命征燕 (第1/2页)
咸阳宫,嬴政怒发冲冠,拍案而起,龙袍下的双手紧握,指节泛白。“燕王好大的胆子,竟敢如此犯上!”殿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满是阴霾的面庞,众臣噤若寒蝉,无人敢应。许久,嬴政目光如炬,决绝开口:“传王翦,即日起,兴兵伐燕!”
王翦领命,迅速整军备战。秦军甲士如林,戈矛闪耀寒光,黑旗猎猎,自咸阳浩荡而出,直奔燕国边境。所过之处,烟尘蔽日,马蹄声震得大地颤抖。燕国朝堂闻风大乱,年迈的燕王喜急得来回踱步,声音颤抖:“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臣子们面面相觑,有主战者激昂请命,却难掩底气不足;主和者低头喏喏,暗自盘算求和之策。
燕北边境,易水河畔,往昔送别荆轲的悲歌似仍在回响,如今却被秦军的喊杀声取代。王翦布下兵阵,弩手在前,万箭齐发,矢如雨下,燕军仓促抵挡,防线瞬间千疮百孔。骑兵随后冲锋,如黑色狂飙席卷,刀光霍霍,所到之处血肉横飞,燕军尸横遍野,血染大地,残兵丢盔弃甲,节节败退。
燕国都城蓟城,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街巷弥漫着绝望气息,百姓们惶恐不安,孩童的啼哭、妇人的悲泣交织。城墙上,守军面色凝重,望着远方逼近的秦军,手心满是冷汗。燕王喜在宫中转悠,全然没了主意,时而抓着臣子嘶吼“快想法子退敌”,时而瘫坐喃喃“天亡我燕”。
值此危局,燕军中一员小将挺身而出,他名唤赵风,虽年轻,却有虎胆。只见赵风浑身披挂,手持长枪,跨下骏马嘶鸣,于城门前振臂高呼:“燕军将士听令!身后乃我家国父老,今日之战,唯有死战,方能求存!”声若洪钟,响彻城郭,原本低迷的士气为之一振,士兵们纷纷握紧兵器,眼中重燃斗志。
秦军兵临城下,开始攻城。云梯如林,架上城头,秦兵蚁附而上。赵风身先士卒,奔至城墙边,长枪舞动,枪尖挑飞一个个攀爬的秦兵,好似蛟龙出海,威风凛凛。城下,秦军弩炮齐发,巨石、火球砸向城墙,砖石崩裂,火焰熊熊,燕军防暑不及,多有死伤,可众人毫无退缩之意,搬石运土,填补缺口,以滚烫金汁浇淋城下敌军。
然秦军势大,久攻之下,蓟城东门还是被攻破。王翦亲率大军涌入,如潮水漫灌。燕军与之展开惨烈巷战,街巷处处是厮杀,鲜血染红石板路。赵风率一队死士,左冲右突,欲截断秦军进城之势,怎奈寡不敌众,身边的战友一个接一个倒下,他自己也多处负伤,血染战袍,可仍拼死力战。
燕王喜在宫人的簇拥下,狼狈出逃,慌乱中连王冠都遗落。行至城郊,回望火光冲天的蓟城,泪如雨下,捶胸顿足:“悔不听忠言,致有今日之祸!”可一切为时已晚,燕国大势已去,山河破碎,宗庙倾颓,百姓陷入水深火热,曾经的北国风光,只剩满目疮痍,在秦人的铁蹄下,等待未知的命运……
此时,燕王喜的身边只剩下少数亲信和一些残兵败将。他们在荒野中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该去哪里。燕王喜感到无比绝望,他觉得自己已经失去了一切,没有了东山再起的希望。
就在燕王喜陷入绝望的时候,一个亲信建议他前往辽东,寻求燕王喜的儿子太子丹的帮助。燕王喜听了这个建议,心中燃起了一丝希望。他决定带着亲信们前往辽东,寻找太子丹,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
燕王喜和他的亲信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辽东。他们找到了太子丹,太子丹看到父亲的到来,心中十分悲痛。他决定帮助父亲,重新夺回燕国的江山。
太子丹召集了一些燕国的旧部,组成了一支军队。他们在辽东地区积极训练,准备反攻燕国。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太子丹率领军队向燕国进发。他们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收复了许多失地。
最终,太子丹的军队攻入了蓟城,燕王喜重新登上了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