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秦楚淮水之畔决雌雄 (第1/2页)
淮水悠悠,蜿蜒流淌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似一条无声的见证者,目睹了无数的兴衰荣辱。而今日,这片毗邻淮水的平原,即将成为秦楚两国宿命对决的战场,王翦与项燕,两位当世名将,将在此处为各自国家的未来倾尽全力,一决高下。
王翦的秦军大营内,气氛凝重却又透着一股决然。晨曦初露,王翦身披重甲,走出帅帐,目光扫过一列列整齐肃立的将士。六十万秦军汇聚于此,甲胄鲜明,戈矛林立,在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着冷硬的光芒。但王翦深知,对面的楚军同样不可小觑,他们怀着保卫家国的热血,背水一战,必会死拼到底。
“众将士!”王翦声如洪钟,响彻营地,“今日之战,关乎大秦兴衰,我等身负王命,远涉千里而来,为的就是将胜利带回咸阳!楚国虽强,然我大秦锐士无往不胜,只要听从将令,奋勇杀敌,荣耀必归吾等!”
“谨遵将军令!”秦军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震云霄,呐喊声中饱含着必胜的决心与昂扬的斗志,久久回荡在营地上空。
与此同时,楚军营地亦是士气高涨。项燕一身战袍,英姿飒爽,他在阵前慷慨陈词:“诸位兄弟,秦军虎狼之师,妄图吞并我大楚,今日,我们脚下的土地,是我们的家园,身后的秦人,正盼望着我们凯旋。拿起武器,与秦军决一死战,让他们知道,楚人的热血不可践踏!”楚军将士们闻听此言,眼中闪烁着怒火与坚毅,纷纷挥舞兵器,高呼着响应。
随着一阵悠长的号角声划破长空,决战的序幕正式拉开。秦军阵前,投石车率先发动,巨大的石块裹挟着呼啸的风声,砸向楚军阵地。一时间,楚军前沿尘土飞扬,惨叫连连,营帐被砸得七零八落。但楚军并未慌乱,他们迅速调整队形,弓弩手弯弓搭箭,朝着秦军方向回射。密集的箭雨如飞蝗般袭来,秦军前排的盾牌手迅速靠拢,举起盾牌,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盾墙,只听得叮叮当当声响成一片,不时有秦军士兵中箭倒地,却无人后退半步。
王翦见状,手一挥,旗语变动,秦军的步兵方阵开始缓缓推进。前排的士兵手持长矛,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口中喊着低沉的号子,一步步向楚军逼近,如同一台台无情的战争机器。楚军这边,项燕亲自指挥,派出精锐的骑兵部队从侧翼迂回,试图冲击秦军步兵方阵的薄弱环节。马蹄声轰鸣,仿佛闷雷滚动,骑兵们挥舞着马刀,借着冲锋的速度,如一阵旋风般杀向秦军。
秦军的侧翼弓弩手立刻反应过来,调整角度,朝着楚军骑兵攒射。一时间,箭如雨下,不少楚军骑兵纷纷落马,但他们毫不畏惧,仍前赴后继地冲锋。眼见骑兵即将冲入方阵,秦军步兵长矛手迅速蹲下,后排的士兵则将长矛从同伴肩头上方伸出,形成一片林立的矛尖丛林,硬生生将楚军骑兵的冲锋势头遏制住。双方短兵相接,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血肉横飞,战场上瞬间化作人间炼狱。
此时,王翦目光冷峻,密切关注着战场局势。他发现楚军的中军兵力略显薄弱,显然是项燕为了两翼包抄而做出的兵力调配。王翦当机立断,传令中军预备队,分出一半兵力,佯装向楚军右翼迂回,实则悄悄向楚军中军潜行。
项燕在阵中指挥,见秦军动向,心中一凛,意识到中计,忙抽调部分兵力回防中军。但为时已晚,秦军这支奇兵如鬼魅般突然出现在楚军中军后方,一阵猛冲猛打,杀得楚军措手不及。楚军中军大乱,指挥系统顿时陷入混乱。
然而,项燕毕竟是名将,他临危不乱,亲自率领一支亲兵冲入混乱的中军,试图稳住阵脚。他挥舞着长枪,所到之处,秦军士兵纷纷避让,楚军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为之一振,又重新聚拢起来,与秦军展开殊死搏斗。
战场上,局势瞬息万变。秦军凭借人数优势,逐渐占据了上风,但楚军的抵抗依旧顽强。双方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