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秦始皇传承之思(一) (第4/5页)
天下、令敌人闻风丧胆的身躯也随着岁月的侵蚀而渐渐变得衰弱不堪。然而,尽管他深知自己大限将至,但对于接班人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却始终未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这一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秦始皇拖着略显沉重的脚步缓缓走进了御花园。园内繁花似锦,绿树成荫,一片生机勃勃之景。正当他沉浸于这片美景之中时,一个身影忽然映入眼帘——正是长子扶苏。只见扶苏身着华服,面容俊朗,举止优雅,正快步走来向他请安。
“儿臣参见父皇!”扶苏来到秦始皇面前,恭恭敬敬地跪地行礼道。
秦始皇微微点头,示意扶苏起身,然后突然开口问道:“扶苏啊,你可知道朕对你寄予了怎样的厚望吗?”
扶苏闻言,连忙低下头去,轻声回答道:“回父皇,儿臣自然知晓您对儿臣的期望。儿臣定会竭尽全力,勤奋学习,修身立德,以期不辜负父皇的重托与信任。”
秦始皇静静地凝视着眼前的扶苏,目光深邃而犀利。在那双历经沧桑的眼眸深处,隐隐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有欣慰,亦有担忧;有慈爱,更有疑虑……仿佛千言万语都凝聚在了这一刻的眼神交汇之中。
时光荏苒,匆匆数日转瞬即逝。这一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胡亥怀揣着满心的激动与紧张,手中紧紧握着一卷由他亲自撰写而成的文章,步伐轻快地朝着秦始皇所在之处走去。
当他终于来到秦始皇面前时,恭敬地躬身行礼,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那篇精心创作的文章呈递上去,并轻声说道:“父皇,此乃儿臣近日费尽心思所作之文,请父皇不吝赐教,予以指点。”说罢,胡亥抬起头来,目光满含期待地望着眼前这位威严无比的父亲。
秦始皇面无表情地伸出手,从胡亥手中接过文章。他先是漫不经心地扫了一眼卷面,随后便开始逐字逐句仔细阅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的神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但最终还是微微地点了点头,表示对这篇文章有一定程度的认可。然而,尽管表面上看起来还算满意,但实际上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在两个儿子——扶苏和胡亥之间犹豫不决、徘徊不定。毕竟,选择皇位继承人乃是关乎国家未来命运的大事,容不得半点马虎。
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始皇的病情愈发严重。他知道,必须尽快做出决定。但每当他想要下定决心时,心中总是充满了顾虑和担忧。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秦始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扶苏和胡亥的身影,以及他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秦始皇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窗外狂风呼啸,雨滴猛烈地敲打着窗棂,仿佛上天也在为大秦的未来而忧虑。
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扶苏和胡亥的身影,以及他们各自的言行。扶苏,那个生性宽厚、心怀天下的长子,常以儒家的仁爱思想进谏,虽有时惹得自己不快,但其对百姓的关怀、对大秦长治久安的思虑,秦始皇又怎能不明白。他深知扶苏有一颗贤君之心,只是行事有时过于刚直。
而胡亥,这个小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迎合自己,整日围绕在身边,尽显孺慕之情。但秦始皇也清楚,胡亥心性贪玩,对治国理政并无太多真正的兴趣与见解。
想到这,秦始皇不禁长叹。大秦的江山,如这风雨中的巨舟,需要一位有能力、有担当的掌舵人。扶苏虽具备贤能之资,却在一些理念上与自己相悖;胡亥虽亲近自己,可堪当大任吗?这场风雨,仿佛也搅乱了他心中的抉择。是将皇位传给能延续大秦仁政、赢得民心的扶苏,还是传给这个自己偏爱的小儿子,让大秦在未知中前行?秦始皇在这纠结中,久久难以入眠,风雨声似乎也在不断追问着他的答案 。
“到底该选谁呢?”秦始皇紧皱着眉头,口中不断地喃喃自语着,那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