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繁重的劳役修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第1/5页)

征调大量民夫,耗费无数人力、物力。工程浩大,工期紧张,导致民夫生活困苦,累死无数公元前 212 年,咸阳宫的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而压抑。秦始皇嬴政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威严而冷酷,他的思绪正沉浸在对宏伟建筑的构想之中。

“朕欲修建那宏伟壮丽、举世无双的阿房宫以及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的骊山陵墓!如此一来,方能尽显我大秦帝国的无上威严,使之永远载入史册,流芳百世!”秦始皇端坐在龙椅之上,他那洪亮而威严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在朝堂之中轰然回荡,仿佛要穿透每一寸空间,震撼着在场所有人的心灵。这声音中蕴含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强大力量,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不敢有丝毫的质疑和违抗之意。

群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脸上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忧虑之色。他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着,然而声音却轻得如同蚊蝇一般,生怕被那端坐在高位之上、散发着无尽威严的秦始皇所察觉。尽管众人心中都对当前之事存在诸多疑虑和担忧,但在这位千古一帝的赫赫威压面前,没有一个人胆敢轻易地站出来进谏。毕竟,秦始皇的脾气众所周知,稍有不慎便可能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乎,整个朝堂陷入了一片诡异的沉默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咳嗽声打破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只见那朝堂之上,身形高大却微微躬着身的丞相李斯,面色凝重而又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启奏陛下,此次所议之工程实乃规模空前,其浩渺程度令人咂舌。若要将其付诸实施,恐怕需要大规模地征调众多民夫方可成事啊!如此一来,不仅所需耗费的人力数量庞大到难以估量,就连各种物资材料的消耗也必将如流水般源源不断,其数目堪称惊人呐!

只见秦始皇龙袍加身,威风凛凛地站在朝堂之上,他那双如鹰般锐利的眼睛扫视着下方的群臣,然后猛地将手一挥,大声说道:“朕之天下,广袤无垠,无论是那无穷无尽的人力,还是堆积如山的物力,皆尽在朕的掌控之中!此事毋庸置疑,也无需再做过多争辩,速速按照朕的旨意去筹备吧!”

随着秦始皇这一声令下,整个朝堂都陷入了一片紧张而忙碌的氛围之中。大臣们纷纷领命而去,不敢有丝毫怠慢。很快,一道道诏书从咸阳城发出,迅速传遍了全国各地。

一时间,全国上下都沸腾了起来。地方官员们开始紧锣密鼓地组织人手,登记户籍,清查人口。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被挑选出来,成为了这场规模空前的劳役大军中的一员。他们告别了自己的家人和家乡,背负着沉重的行囊,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在各个郡县的集市上,人们议论纷纷,有的人为即将到来的劳役感到忧心忡忡,有的人则对能够参与这项伟大的工程而感到自豪。然而,无论众人心中作何感想,都无法改变这场大规模劳役征调的事实。

无数的民夫汇聚成一条长龙,浩浩荡荡地向着指定的地点进发。一路上,尘土飞扬,旌旗蔽日,场面甚是壮观。这些民夫们肩负着修建宫殿、长城等巨大工程的重任,他们将要付出辛勤的汗水甚至生命的代价,只为实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宏伟蓝图。

自那关中之地起始,一直延伸至关东之境;由江南水乡辗转至塞北大漠,不计其数的平民百姓被蛮横地强制征调。这些可怜的人们啊!不得不挥泪与自己熟悉的家乡作别,忍痛和挚爱至亲之人分离。他们怀着满心的恐惧、迷茫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担忧,沉重而又无奈地踏上了这条充满未知数且无比艰难困苦的道路。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疲惫不堪,身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灵更是饱受折磨。每一步都仿佛踩在刀尖之上,疼痛难忍,但却无法停歇前进的步伐。

在那蜿蜒曲折、伸向远方的道路之上,密密麻麻地挤满了身背沉重行囊的民夫。这些可怜的人们,脚步踉跄而又艰难地向前挪动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