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变革之途 (第1/2页)

李斯协助秦始皇制定各项政策,遭到了一些旧贵族的反对。秦始皇力排众议,支持李斯的改革。

咸阳宫的朝会气氛凝重,秦始皇嬴政高坐于龙椅之上,眼神冷峻地审视着阶下的群臣。自天下一统,这新生的秦帝国看似强大,实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在朝堂之下激烈碰撞,而今日所议之事,关乎帝国未来的根基。

李斯身着朝服,神色坚定地站在殿中,手中捧着竹简,上面详细记载着他与秦始皇商议许久的改革方略,从郡县制的推行到度量衡的统一,从文字的规范到律法的严苛化,桩桩件件皆是破旧立新之举。

“陛下,臣以为当废分封,行郡县,如此方能使权力集于中央,令天下长治久安。再者,度量衡混乱不一,商业受阻,税赋难收,统一度量衡势在必行。还有这文字……”李斯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言辞恳切,目光中透着睿智与果敢。

然而,他的话尚未说完,便被一阵尖锐的反对声打断。

“陛下,不可啊!”一位白发苍苍的旧贵族颤巍巍地走出队列,声泪俱下地谏道,“分封乃祖宗成法,历代沿袭,若废分封,置我等宗亲于何地?且各地风俗迥异,强行统一度量衡、文字,必致民怨沸腾,动摇国本啊!”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顿时议论纷纷,不少旧贵族纷纷附和,言辞之间皆是对变革的恐惧与抵触。他们眷恋着往昔的封地与特权,害怕新政策会将他们的荣华富贵化为乌有,于是抱团反对,企图以祖宗之法、民心所向为由,迫使秦始皇放弃改革。

秦始皇面色阴沉,目光如炬地扫过那些反对的臣子,心中暗自恼怒。这些旧贵族只知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全然不顾帝国的长远发展,若不改革,大秦如何能真正实现大一统,如何能传承万世?

“朕以虎狼之师横扫六国,天下既定,自当有新制。分封之祸,殷鉴不远,诸侯割据,战乱不休,岂是长治久安之道?”秦始皇的声音低沉而威严,在大殿内回响,群臣顿时安静下来,“李斯所奏,正合朕意。旧制不除,新朝难立,度量衡、文字不统,何以令行禁止?朕意已决,诸卿无需多言!”

皇帝金口玉言,旧贵族们虽心有不甘,但也不敢再多做争辩,只是一个个低头不语,眼中却仍闪烁着不满与怨恨的光芒。

一会后,李斯与秦始皇在御书房内密谈。

“陛下,臣知今日之举触动了旧贵族的根本利益,他们必不会善罢甘休,日后恐怕还有诸多阻挠。”李斯忧心忡忡地说道。

秦始皇微微冷笑,眼中透着坚毅与决然:“朕既为天子,岂会被这些鼠目寸光之辈左右?爱卿只管放手去做,有朕为你撑腰。他们若敢违抗旨意,暗中作梗,朕绝不轻饶!”

在秦始皇的全力支持下,李斯开始雷厉风行地推行改革。他派遣能吏奔赴各地,监督郡县制的实施,将六国旧地重新划分郡县,选派忠诚干练的官员担任郡守、县令,确保中央政令能够直接下达到地方。同时,设立专门的工坊,铸造标准的度量衡器具,分发至全国,并严令各地必须使用统一标准进行交易、征税等活动,对违反者处以重刑。

文字改革方面,李斯召集了众多博学之士,以秦篆为蓝本,简化字体,编纂字书,作为全国通用文字范本。各地学宫、书馆纷纷开设课程,教导学子新文字的读写,务求在最短时间内让民众熟悉并使用统一文字,以促进文化交流与政令传播。

然而,改革的道路荆棘丛生。在一些郡县,旧贵族暗中煽动百姓抵制新政策,他们散布谣言,声称统一度量衡会让物价飞涨,使用新文字会触犯神灵,导致部分不明真相的百姓人心惶惶,对新政产生抵触情绪。

在楚地的一个小镇上,市集一片混乱。百姓们围在一个粮铺前,与店主争吵不休。

“你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