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秦始皇传承之思(一) (第3/5页)
“父皇,儿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认为当下百姓所承受的负担实在过于沉重。长此以往下去,不仅会影响民生,更可能动摇国之根本啊!因此,儿臣斗胆建议应当适度减轻赋税,施行仁政,以此安抚民心,方能确保我大秦江山永固,社稷长存。”扶苏的声音洪亮且清晰,在偌大的宫殿之中回荡开来,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拳拳之心。
秦始皇听闻此言,原本就阴沉的脸色变得愈发凝重起来,他那如鹰般锐利的目光直直地射向远方,心中对于扶苏的固执己见已然生出了些许不满之意。只见他微微皱起眉头,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道:“朕之所作所为、所思所想,皆有其深远之意义所在,岂是汝等所能轻易揣测!扶苏身为吾之子嗣,应当谨遵父命,而非在此妄加置喙!”说罢,秦始皇甩袖而去,只留下一众大臣们面面相觑,噤若寒蝉。
待朝会结束之后,李斯趁着众人散去之际,匆匆忙忙地来到了秦始皇的书房前。经过通报后,他得以进入其中。见到秦始皇正端坐于案几之前,神色严肃,李斯不禁心头一颤,赶忙上前躬身施礼道:“陛下圣安。方才朝堂之上之事,微臣尚有一言欲进献陛下。”秦始皇抬头看了一眼李斯,示意他继续说下去。李斯深吸一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开口道:“陛下,扶苏公子固然心怀仁慈,此乃仁德之举。然而,如今局势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光凭仁慈之心恐怕难以应对诸多挑战与危机啊。且扶苏公子性格略显柔弱,如此一来,怕是难以有效地驾驭这纷繁复杂的局面呐。”说完这番话,李斯便低垂着头,静静地等待着秦始皇的回应。
秦始皇面沉似水,坐在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他的目光幽深如渊,令人难以窥视其中真意。此刻的他沉默不语,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岳,给人以沉重的压迫感。只见他缓缓地抬起右手,轻轻一挥,仿佛这简单的动作便蕴含着无尽的威严与力量。
站在下方的李斯心领神会,他微微躬身行礼后,便恭恭敬敬地退出了大殿。整个殿内只剩下秦始皇一人,气氛愈发凝重起来。
与此同时,赵高却悄悄地凑到了胡亥身旁。这个身形佝偻、面容阴鸷的宦官,压低声音在胡亥耳边不断吹着风:“公子啊,眼下扶苏在朝堂之上屡次顶撞陛下,惹得陛下龙颜大怒。此等情形对于您而言,可是千载难逢的大好时机呀!您应当抓住这个机遇,多多在陛下面前展现自己的才能和忠心,好让陛下将注意力转移到您身上来。”
胡亥听闻此言,心中不禁一动。他原本就对皇位有着觊觎之心,如今听到赵高这番话,更是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于是乎,从那日起,胡亥开始频繁地出现在秦始皇面前,竭尽所能地向其献殷勤。无论是呈上精美的珍馐佳肴,还是献上别出心裁的奇珍异宝;亦或是在处理政务时故意迎合秦始皇的心意,发表一些看似独到实则谄媚的见解……总之,胡亥想尽一切办法,只为能够博得父亲的欢心,从而在这场激烈的皇位争夺之战中占得先机。
在那幽深静谧、金碧辉煌的后宫之中,尊贵无比的皇后正忧心忡忡地注视着坐在龙椅之上、眉头紧蹙的秦始皇。她轻启朱唇,语重心长地说道:“陛下,这接班人之事至关重要,它不仅关系到您个人的传承,更关乎整个大秦帝国的未来兴衰。您作为一国之君,定要深思熟虑,慎重做出抉择啊!”
秦始皇听闻此言,不禁长长地叹息了一声。他那威严的面庞此刻也流露出一丝无奈和纠结,缓缓开口道:“朕又何尝不知此事意义重大?只是朕膝下这两个孩子,皆是朕的骨肉至亲,且各自有着不同的长处与短处,实在令朕左右为难,难以果断地下定决心啊。”说罢,他轻轻地摇了摇头,目光投向远处,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日复一日,月复一月,秦始皇那曾经威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