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壮志凌然赴国难 (第2/3页)
“殿下……” 殿外,一个略显焦急的声音传来……
殿外的呼喊声渐渐远去,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压抑住内心翻涌的波涛。
他目光灼灼地注视着朱枫,这个遗落民间多年的儿子,如今却展现出如此的胆识和魄力,让他心中既欣慰又感慨。
他抬手重重地拍了拍朱枫的肩膀,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无声的期许。
没有多言,朱元璋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向聚将台。
他的背影挺拔如松,每一步都踏得沉稳有力,仿佛承载着整个大明的重量。
聚将台高耸入云,象征着皇权的至高无上。
朱元璋登上台顶,俯瞰下方,黑压压的将士如同一片钢铁丛林,肃穆而静默。
他深知,此刻的平静之下,隐藏着的是山雨欲来风满楼的紧张气氛。
鞑靼铁骑兵临城下,幽州危在旦夕,朝堂之上暗流涌动,大明江山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他的目光落在摆放在正中央的聚将鼓上。
这面巨大的战鼓,由千年雷击木制成,鼓面绘着腾飞的巨龙,象征着大明的威严和力量。
多少年来,这面鼓见证了大明王朝的兴衰荣辱,也见证了无数将士的浴血奋战。
如今,它再次被摆放在这里,预示着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到来。
朱元璋神色肃穆,伸手握住沉重的鼓槌。
鼓槌入手冰凉,触感粗糙,仿佛带着历史的沧桑和岁月的痕迹。
他缓缓举起鼓槌,目光如炬,扫视全场。
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空气中弥漫着凝重而紧张的气息。
“咚!”一声震耳欲聋的鼓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鼓声如同雷霆炸响,在天地间回荡,震得人心神俱颤。
众将士不明所以,纷纷抬起头,目光齐刷刷地投向聚将台上的帝王。
“咚!咚!咚!”鼓声越来越急促,越来越响亮,仿佛在催促着什么,又仿佛在预示着什么。
众将士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
这突如其来的鼓声,究竟意味着什么?
徐达紧紧握住腰间的佩剑,心中隐隐升起一种预感。
他抬头望向聚将台上的朱元璋,只见帝王面色凝重,眼神坚定,仿佛做出了某种重要的决定。
“皇上这是……”汤和低声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安。
徐达没有回答,只是紧紧地盯着朱元璋,等待着他接下来的举动。
鼓声戛然而止,朱元璋放下鼓槌,目光如电,扫视全场,缓缓开口道:“诸位将士……”
鼓声如雷,在清晨的空气中炸裂开来,一波波声浪席卷着整个校场。
那声音沉闷而厚重,带着一股震慑人心的力量,在每个人的胸腔里回荡,仿佛擂动着他们的心跳。
将士们原本整齐的队列出现了一丝骚动,他们茫然地抬起头,面面相觑,这突如其来的鼓声,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也搅乱了他们原本平静的心绪。
站在前列的一名老兵,脸色骤变,他下意识地握紧了手中的长矛,身子微微颤抖。
这鼓声,如此熟悉,却又如此陌生,仿佛沉睡在他记忆深处的一头猛兽,突然被唤醒,发出震耳欲聋的咆哮。
他努力地想要回忆起这鼓声的意义,却发现记忆如同被一层迷雾笼罩,怎么也看不清。
年轻的士兵们则更加茫然,他们大多是第一次听到这种鼓声,那沉重的响声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恐惧。
他们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
“怎么回事?”一个年轻的士兵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
“不知道……”旁边的老兵摇了摇头,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