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朝堂将乱君心忧 (第1/2页)

朱枫 回到府中,见到府内谣言四起,亲自为徐妙云把脉。

赫然发现徐妙云仅有一个月的身孕,算起时间,分明就是自己的骨血。

一定是有人从中作梗。

到底是谁要污蔑徐妙云的清白?

凛冽的北风裹挟着黄沙,如同一群嘶吼的恶狼,疯狂地撞击着幽州城岌岌可危的城墙。

城头火光冲天,映照着将士们被硝烟熏黑的脸庞,也映出了这大明王朝边境的动荡不安。

远处的鞑靼营帐连绵不绝,如同蛰伏的巨兽,随时准备着吞噬一切。

“唉!”汤和重重地叹了口气,浑厚的嗓音里充满了压抑的忧虑,他眉头紧锁,望着舆图上幽州方向那一抹触目惊心的红色,沉声道:“徐兄,如今鞑靼来势汹汹,幽州告急,可谓是内忧外患,此时若公布大皇子身份,恐怕……”他的话语在寂静的营帐中显得格外沉重,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汤和忧心如焚,粗糙的手掌紧紧攥成拳头,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他焦躁地来回踱步,靴子踩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沉闷的声响,每一个脚步都像是踩在朝堂动荡的边缘。

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沟壑纵横,布满了疲惫和担忧,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局势的深深忧虑。

他停下脚步,看向徐达,声音低沉而坚定:“一旦消息泄露,必将引发朝堂震荡,甚至有可能动摇军心,此刻绝非良机!”他语气急切,仿佛在恳求徐达理解他的担忧。

徐达的脚步显得急促而有力,坚硬的靴底敲击在皇宫青石板路上,发出清脆的声响,每一步都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凛冽的寒风吹动着他的披风,猎猎作响,如同战旗在风中飘扬,他的脸庞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冷峻,双眼微微眯起,如同蛰伏的雄鹰,锐利的目光中充满了深思与决断。

他没有回应汤和,只是眉头越锁越紧,仿佛在心中权衡着利弊,他那略带沙哑的呼吸声,在空旷的宫道上清晰可闻。

他脑海中不断回放着汤和的话语,每一个字都像一块巨石,冲击着他的思绪。

他紧抿着嘴唇,腮帮子的肌肉微微鼓动,显示着他内心激烈的思考,他一边走,一边快速思索着,时不时抬手摸一下下巴,那是一个他思考时惯有的动作。

片刻后,徐达摇头表示不同意汤和的观点。

凛冽的北风呼啸着穿过宫墙,发出尖锐的呜咽声,如同幽州城外鞑靼骑兵的凄厉嘶吼。

干燥的空气夹杂着细碎的沙尘,打在脸上如同细针般刺痛。

汤和的心也如同这北风般,充满了不安和焦虑。

他用力搓了搓冻得有些发麻的脸,看向徐达,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担忧。

徐达忽然停下脚步,猛地摇了摇头,打破了两人之间凝重的沉默。

“汤兄,”他沉声说道,语气坚定,“你多虑了。”他转身面向汤和,目光如炬,仿佛能洞穿一切。

“鞑靼此次进犯,虽是突袭,但也并非全是坏事。”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任由冰冷的空气灌入肺腑,然后缓缓吐出,仿佛要将胸中的浊气一并排出。

“如今大皇子身份未明,朝中人心惶惶,都在观望。若此时公布,难免会落人口实,授人以柄。”徐达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仿佛带着千钧之力。

“可如今战事吃紧,恰恰给了我们一个机会!”

徐达的“幽州危急,正是大皇子建功立业的良机。若他能在此时挺身而出,稳定军心,击退鞑靼,不仅能证明自己的能力,更能赢得民心和军队的拥戴。”他停顿了一下,目光灼灼地盯着汤和,语气中充满了自信,“如此一来,太子之位,岂不唾手可得?”他扬起眉毛,嘴角露出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