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心意难平 (第2/2页)
朱元璋的目光落在朱枫的背影上,那挺拔的姿态,仿佛一柄即将出鞘的利剑,寒光逼人。
他想起朱枫幼时,也是这般倔强,认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只是如今,这倔强背后,更多了一份责任,一份担当。
他微微叹了口气,帝王的心思,总是这般难以捉摸,此刻,究竟是欣慰,还是担忧,或许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楚。
徐达站在一旁,鹰一般的目光扫过殿内每一个将士,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知道,将士们的热血已经被点燃,这熊熊烈火,足以焚尽一切阻碍。
他仿佛已经看到,大明铁骑踏破漠北,鞑靼狼狈逃窜的场景。
“咳咳……”朱元璋轻咳两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沙哑,“枫儿……” 他顿了顿,似乎在斟酌着措辞,大殿内顿时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风雪拍打着宫殿的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更增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将士们屏住呼吸,等待着皇帝的最终决断。
朱元璋的目光再次落在朱枫身上,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咽了回去。
殿内气氛凝重,仿佛一根绷紧的弦,随时可能断裂。
最终,他只是缓缓抬起手,拍了拍朱枫的肩膀,沉声道:“去吧,一切小心。” 短短五个字,却包含了千言万语,饱含着一位父亲对儿子的关切,也饱含着一位帝王对江山的忧虑。
朱枫转身,深深地看了朱元璋一眼,重重地点了点头。
他明白父皇的担忧,也知道此去漠北,凶险万分。
但他更明白,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容不得他退缩。
他再次转身,面对着众将士,高声喝道:“出发!”
就在大军即将开拔之际,朱元璋突然叫住了徐达,“二弟……”
“二弟,三弟,”朱元璋叫住了徐达和汤和,浑厚的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枫儿就交给你们了。此去漠北,凶险难测,朕……”他顿了顿,深吸一口气,将眼底的担忧强压下去,“朕相信你们!” 帝王的信任,重若千钧,砸在徐达和汤和的心头,激起阵阵暖流。
徐达抱拳,粗犷的脸上满是坚定,“陛下放心,臣就算是拼了这条老命,也定会保殿下周全!”他黝黑的皮肤在昏暗的殿内更显粗糙,仿佛一块历经风霜的岩石,坚不可摧。
汤和也紧跟着上前一步,语气沉稳有力,“臣附议!定不负陛下所托!” 他身形虽不如徐达那般高大,但周身散发出的凛然气势,同样令人不容小觑。
朱元璋欣慰地点了点头,目光扫过殿内一众侯爵战将,却陡然变得凌厉起来。
“朕拨一万亲卫,再从应天府两万常备军中抽出一万,随枫儿一同前往漠北!” 他的声音掷地有声,在大殿内回荡,震得众人心头一颤。
“领旨!”徐达和汤和齐声应道,转身便开始安排部署。
一万多身着飞鱼服,腰佩绣春刀的锦衣卫,如同一柄柄出鞘的利剑,寒光凛冽,肃杀之气弥漫开来。
他们是大内精锐,是皇帝的贴身护卫,每一个都是以一敌百的好手。
另外一万从应天府常备军中抽调的精兵,也各个精神抖擞,装备精良。
他们虽然没有锦衣卫那般神秘莫测,但也是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战斗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