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新妇初入府中事,幸得贤妇细指导 (第3/3页)
顿了一下,目光投向远处宫墙上盘旋的飞鸟,缓缓说道:“只是北方边疆仍需警惕,蒙古余孽虽已大败,但随时可能卷土重来。边防不可有半点松懈。”
朱标听后点头,目光也转向那盘旋的飞鸟,道:“贤弟所言极是。北方的确是我大明的心腹之患,父皇已下令加强边防,增派精兵强将。贤弟此次北伐有功,父皇有意让你驻守边疆,以保家国安康。”
朱枫面色一正,拱手道:“臣弟愿意效忠朝廷,誓死扞卫边疆。”他的声音坚定,
朱标见状,拍了拍朱枫的肩膀,笑道:“贤弟放心,有你在,大明边疆必固若金汤。不过,今日我们不谈这些沉重的话题,且说说你此次北伐的经历,定有不少趣事吧?”
两人边走边聊,气氛轻松愉快。
朱枫讲述了一些战场上的奇闻异事,朱标听得津津有味,时而哈哈大笑,时而眉头紧锁。
花园里的花香和微风,仿佛为这段对话增添了几分惬意。
走了一段路后,朱标停下脚步,转头对朱枫说道:“贤弟,我府中的书房藏有不少古籍兵书,你若有兴趣,不妨一同前往研习一二,如何?”
朱枫闻言,”两人相视一笑,迈步向书房走去,心中皆有疑惑和期待,那书房中的古籍兵书,或许将揭开他们未来更多的可能性。
朱枫欣然应允,与朱标并肩步入书房。
书房内,古籍堆叠如山,散发着淡淡的墨香,阳光透过窗棂,在书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朱标熟练地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泛黄的兵书,翻开,指着上面的内容,认真地向朱枫请教:“贤弟,你看这阵法,若在战场上运用,有何破绽?”
朱枫接过书,仔细研读,指尖拂过粗糙的纸面,感受到岁月的沉淀。
他结合自己在战场上的经验,深入浅出地分析阵法的利弊,语气沉稳而自信:“此阵虽看似严密,但若遇上骑兵突袭,则易被冲散……”他一边讲解,一边在书案上用手指模拟战场形势,生动形象。
朱标听得聚精会神,不时点头称是,
朱标时而提出疑问,朱枫都一一解答,两人在书房中,你来我往,深入探讨,仿佛置身于战场之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朱标深感朱枫的军事见解独到精辟,不禁感叹道:“贤弟真乃将帅之才,孤往日只知埋首书本,却忽略了实战之重要,今日能与贤弟一同研习兵法,实乃一大幸事!”
朱枫见太子如此谦逊好学,心中也十分钦佩,他拱手说道:“标哥过誉了,臣弟不过是略懂皮毛,若能为标哥分忧,实乃臣弟之荣幸。”他看着朱标,眼中满是真诚。
此刻,兄弟情谊在书香墨韵中缓缓升华,彼此间的信任和敬重更加深厚。
朱枫感到,与太子之间的情谊,不仅仅是血脉相连,更是一种志同道合的惺惺相惜。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阳光渐渐西斜,将书房染成一片金黄。
朱标放下手中的兵书,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笑着看向朱枫:“与贤弟一番探讨,孤真是获益匪浅,恨不得能与贤弟秉烛夜谈。”
朱枫也露出了笑容:“臣弟也是,能与标哥一同研习兵法,心中颇为畅快。”
朱标正欲开口,却见门外传来一阵轻柔的脚步声,紧接着,太子妃温婉的声音传来:“殿下,王爷,午膳已备好,请移步用膳。”朱标闻言,笑着看向朱枫:“贤弟,我们先去用膳吧。”
朱枫点头应允,两人并肩走出书房。
就在他们即将踏出房门时,太子妃的身影映入眼帘,她手中端着一盘精致的糕点,脸上带着温柔的笑意,说道:“妾身见殿下与王爷谈兴正浓,特地准备了些茶点,想来两位也该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