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皓首穷经 (第2/2页)

陈疏言抄书百卷,闲暇之时更是把其中道藏翻了个遍,当得句学富五车了。

这一日,陈疏言照常抄书,待写到《水经风物注》时突然间停下了笔。

他明显感觉到这书有些不对。

《水经风物注》乃是山川地脉堪舆望气之法,却言辞多以景色风姿迭丽而入手,实在是令人费解。

陈疏言又看了一眼作者——紫霞真君。

听都没听过的名字,可能是早就坐化了的宗门古代大能?

陈疏言决定不再多想,静心先把书抄完。

待抄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两寸厚的《水经风物注》只是个总纲,而后的各目分注才是正文,不由得又是大吃一惊,倒是想不到这竟然是个长篇累牍的大部头!

抄写数百万字的书并不是个容易活,但陈疏言现在有真气加持,他自信能够在三个月内抄完。

只是等到了快抄完的时候,陈疏言才突然醒悟过来,这他妈的哪里是经注,明明就是门法术才对!

得益于陈疏言超强的记忆力,他在抄书的时候一直是用的“入虚境”也就是遁入虚极的状态,所以一直可以保持超然物外的姿态,故而让他在数以百万字的行间,从不同的书目中提取出显得突兀的一句,乃或是一字竟然可以串联起来,就组成了另一本书来。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以观其复。

也只有陈疏言这样的虚极静笃天赋神通才能在细微处观察到异样。

经院里并没有法术书,都是些经文道理,谁会把法术这么珍贵的东西放在这里?

道藏相当于词典,而法术就是学术论文,这两者可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关系。

这些都可以不提,毕竟是旁枝末节的,重要的是陈疏言想要尽快隶定这门法术到底讲得什么。

陈疏言把《说文》《仙云录》等书重新放到案头,掌起长明灯,除了每日领取辟谷丹外,所有的时间都留在这间隔断间里。

算是真正做到了“我与蝉声为伴,留灯一盏,不食烟火人间。”

陈疏言用“入虚境”的法门,表面上看是在抄书,实则是在心中推演《水经风物注》,外间的同僚看到,也只会觉得这是个书呆笔匠,没什么好惊讶的。

又是一个月后,陈疏言才停笔。

“一月印千江之水妙应本虚,尺镜含众像之辉圆融无碍。”

“天一生水宝妙枢。”

陈疏言现在境界低微,并没有看出这是什么功法,只是大概有个猜想,可能是水系的,也许是身外化身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