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民夫们被征调参与修建驰道工程 (第1/5页)
公元前 220 年,春寒料峭,大秦帝国刚刚经历了统一六国的辉煌,咸阳城的朝堂之上,秦始皇嬴政正襟危坐,目光坚定而威严。公元前 220 年,春寒料峭,大秦帝国刚刚经历了统一六国的辉煌,咸阳城的朝堂之上,秦始皇嬴政正襟危坐。
咸阳宫的大殿庄严肃穆,高大的立柱撑起巍峨的殿顶,朱红色的墙壁在晨光中散发着威严的气息。嬴政身着华丽的黑色龙袍,袍上金线绣就的龙纹栩栩如生,似要腾空而起。他头戴冕旒,那一串串玉珠随着他轻微的动作发出清脆声响,每一声都仿佛在宣告着无上的权威。
嬴政目光如炬,扫视着殿下群臣。文臣们身着宽袍大袖,神色恭敬,手中捧着笏板,静静聆听;武将们身披铠甲,身姿挺拔,眼神中透着坚毅与忠诚。朝堂之上,一片静谧,只待始皇帝开口。
嬴政微微仰头,深邃的眼眸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大秦辽阔的疆土。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回荡在整个大殿:“六国已灭,天下归一。然,大秦之伟业,方兴未艾。诸位爱卿,当与朕齐心协力,共铸大秦万世之基!” 群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万岁,大秦万岁!” 声音响彻云霄,似要冲破这巍峨宫殿,让整个天下都知晓大秦的雄图霸业。
“朕欲修建驰道,以强中央与地方之联系,保我大秦江山永固!”秦始皇那雄浑而威严的声音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之中轰然炸响,久久回荡不息。这声音仿佛携带着无上的权力和决心,震得每一个人的耳膜嗡嗡作响,心中更是激荡起层层波澜。
只见秦始皇端坐在龙椅之上,他身躯伟岸如山,面容刚毅如铁,双目炯炯有神,透射出一种令人不敢直视的光芒。他微微抬起右手,向着下方一挥,那动作简洁而有力,却又蕴含着无尽的霸气。
随着秦始皇话音落下,朝堂中的大臣们先是一愣,随即像是被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一般,纷纷双膝跪地。他们整齐划一地叩头行礼,口中高声呼喊:“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啊!”这呼喊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朝堂,彰显出对皇帝决策的绝对拥护和敬畏之情。
就在这一瞬间,一道指令如疾风般传遍了大秦广袤无垠的土地。从繁华喧嚣的都市到宁静偏远的乡村,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了这股强大力量的冲击。一场规模空前浩大、史无前例的征调民夫行动,如同燎原之火一般迅速在大秦各地熊熊燃起。
官府派出大批官吏奔赴各个郡县,他们手持文书,神情严肃而急切地敲开百姓的家门。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人们纷纷被召集起来。无论男女老少,只要身体健全者皆在征调之列。一时间,整个大秦陷入了一片紧张忙碌之中。
在那地处偏僻、与世隔绝的山村里,原本宁静祥和的氛围突然被一阵喧闹打破。只见一群凶神恶煞的官府差役如狼似虎般冲进村子,他们毫不留情地将那些年轻力壮的男子们一个个强行拖拽出来。
其中有一位老妇人,她紧紧拉住自己儿子的手,眼中满是不舍和担忧的泪水,泪水顺着她那布满皱纹的脸颊不断流淌而下。
“儿啊!此去路途遥远,前途未卜,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你,你可要多多保重啊!”老妇人的声音因为极度的悲伤而颤抖不止,仿佛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
儿子望着母亲那悲痛欲绝的面容,心中也是万般不忍,但他深知自己无法违抗官府的命令。只能无奈地轻声安慰道:“娘,您不要太过伤心难过了。这次被征走虽然充满未知,但这也是为了保卫我们的国家呀。您放心吧,孩儿一定会平平安安地回到您身边的。”说完,他轻轻地拭去母亲眼角的泪水,然后毅然决然地跟着差役们离开了这个生他养他的小山村。”
在繁华的城镇,民夫们在差役的催促下,匆匆告别家人,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