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草原风雷(3) (第2/3页)

让唆鲁禾帖尼嫁给自己的儿子贵由,如能这样,拖雷家族的兵力和财产都将归附于自己的名下。

但是,唆鲁禾帖尼非常清醒,明白这是窝阔台的计谋,以自己的孩子们都还小,需要在身边照顾为理由,断然谢绝了窝阔台的提议。

窝阔台一计不成,又心生釜底抽薪之计。窝阔台对唆鲁禾帖尼说自己的儿子阔瑞兵力薄弱,希望唆鲁禾帖尼能将帐下三个千户的兵力分给阔瑞。

此时的拖雷家族实际掌管着九十六个千户的兵力,按道理来说,分三个千户出去是无关痛痒的事情。

但是唆鲁禾帖尼懂得如果开了这个口子,窝阔台就会更进一步的逐渐分化自己的军队,可唆鲁禾帖尼又不好直接拒绝大汗的要求。于是,唆鲁禾帖尼表面答应,实际暗中却做了这三个千户将士的思想工作。

果然,这三个千户的所有将士对剥离出拖雷家族强烈反对。窝阔台忌惮拖雷家族的势力,无奈只得作罢。

可见唆鲁禾帖尼夫人实在是个秀外慧中的女强人。她的四个儿子成人后,也都逐渐手握重权,这为后来这四个儿子都成为了蒙古帝国的君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虽然多年没有回过哈拉和林,但李惟忠依旧轻车熟路,领着哈布日和齐大宝来到了监国府的门前。

值守的护卫几乎都认得李惟忠,见到李惟忠自是开心地寒暄一番后,立即向夫人禀报。李惟忠等人跟着护卫走入府中,见美丽端庄的唆鲁禾帖尼夫人正端坐在厅堂之中,脸上却是一副肃然之色,见到李惟忠竟然没有半分开心的样子。

看见唆鲁禾帖尼的神色,原本心情激动的李惟忠不明所以,不禁有点手足无措。李惟忠在拖雷府中生活了多年,虽说不是亲生,但唆鲁禾帖尼却待自己如亲生儿子一般,与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四人也如手足兄弟。

可离去多年后归来,唆鲁禾帖尼夫人冷漠的神情让李惟忠摸不着头脑,只得按捺住兴奋的心情,上前大礼参拜:“母亲大人在上,不孝之儿李惟忠前来拜见!”

哪知李惟忠刚说完,唆鲁禾帖尼夫人立即回道:“何者为汝母?李将军,吾儿乃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四人!”

相关

一丘之貉:成语,出自于东汉?班固《汉书?杨恽传》。指彼此为同一山丘上的貉,比喻彼此一样都是坏人,没有差别;含贬义。

手刃:亲自杀了某某。手,指亲手。刃,名词作动词,杀。

盘桓:意思是徘徊;逗留。

君是君来,臣是臣:来自齐景公与孔子关于如何治理国家的对话。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一定要摆清自己的位置。

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意思是旧时封建礼教认为臣对君、子对父必须绝对服从,乃至死而无怨。

唆鲁禾帖尼:克烈氏,是拖雷的正妻,蒙哥、忽必烈、旭烈兀和阿里不哥的生母。元宪宗蒙哥和元世祖忽必烈都做过元朝(大蒙古国)的帝王,旭烈兀在西亚开创了伊儿汗国,阿里不哥在1260年于蒙古本土被部分宗王贵族推举即位,并和忽必烈争位达四年之久。由于她的这四个杰出的儿子都做过帝王,因此她被后世史学家称为“四帝之母”。

桑昆:克烈部末代首领王汗儿子。因也速该的儿子铁木真认王汗为义父,与铁木真成为安答。桑昆与铁木真素来不和。铁木真为巩固与王汗的关系,曾提议将桑昆妹妹察兀儿聘与自己的长子术赤,将女儿豁真嫁与桑昆之子秃撒合,但遭桑昆拒绝。后桑昆煽动王汗发动合阑真沙陀之战,险令铁木真部众全军覆灭。1203年,克烈部遭铁木真攻打,王汗、桑昆败退逃亡。桑昆随即弃父而去,间接导致父汗被杀。桑昆先后逃亡西夏、吐蕃,在今新疆库车一带被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