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成吉思汗之死(14) (第2/3页)
人,靠近的一律射杀。
守城军民含着眼泪,乱箭齐发,射向土坡上的人群。可怜被推在前面的夏国俘虏,往前走是被乱箭射死,往后退也是被蒙军杀死,索性就地扑倒不问死活了。这样一来,蒙军的推进速度慢了下来,蒙军只好杀了俘虏,往后退了回去。
随后,又是一轮巨弩和抛石机攻击,蒙军举着盾牌发起冲锋。李德任命令军民在靠近土坡的城墙上组成长枪阵,阻止蒙军正面攻击,侧面用弓箭射击,冲锋的蒙军伤亡惨重,只得打打停停。
就这样,蒙军发起一次次冲锋,被守城军民一次又一次击退。到了晚上,蒙军不喜夜战,鸣金收兵,吃饭、睡觉,以待第二日再攻。西平府军民也趁机修补城墙,补充人员和武器,抓紧时间进行修整。
连攻十几日,蒙军仍旧没有将西平府拿下。且蒙军的攻势似有所减弱,攻城的次数也开始减少。
众军民欢欣鼓舞,认为蒙军屡次攻城失败,锐气大减,很难再组织起有效进攻。
,!
但是,蒙古大军既能纵横天下,岂是一个西平府就能难倒的。
这一日,李德任如平时一样,督率军民打退蒙军一次冲锋,刚想休息一下。忽闻背后的城内一片混乱,喊杀声、惨叫声此起彼伏,急忙仔细观察。只见城内不知从哪钻出大量蒙军,见人就杀,并且人越来越多,有的前去抢占城门,有的已向城墙上冲来。同时,城外的蒙军又开始从土坡上发动冲锋。
守城军民腹背受敌,面对如狼似虎的蒙军,节节败退。终于,城门大开,城外蒙军如潮水一般涌入城内,顷刻间防御土崩瓦解,守城军民被追得满城乱窜,可怜西平府几十万男女老少死伤大半,余下的也做了俘虏。李德任手执长剑浴血奋战,血染战袍,终因寡不敌众,被俘。
原来,成吉思汗见西平府久攻不下,命拖雷带人从多处开挖地道,由于有很高的土坡遮挡,城内守军根本没有发现。待多条地道挖到城里,大批蒙军士兵从地道内同时杀出,打了西平府守城将士的措手不及。
成吉思汗见李德任带兵有方,勇敢无畏,且有着夏国前太子的特殊身份,有意劝降。但李德任不理不睬,嗤之以鼻,成吉思汗无奈,命人杀了李德任,赦免其家眷中的妇女和儿童。李德任有个儿子叫李惟忠,时年七岁,亲眼见到父亲被杀,也毫无惧色,要求赴死,欲随父而去。成吉思汗见其小小年纪就有如此豪气,心中不由生出好感,命拖雷将这孩子好好抚养。李惟忠及其后代今后为蒙古元朝的建立立下不少战功,后文有述,此时暂且不表。
相关
披坚执锐:成语,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披坚执锐,义不如公。”原义是穿上铠甲,拿起锋利的武器,指全副武装。
严阵以待:成语,出自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指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着要来犯的敌人,形容做好完全的准备工作。
云梯:古代属于战争器械,用于攀越城墙攻城的用具。中国古代的云梯,下带有轮子,可以推动行驶,故也被称为“云梯车”,配有防盾、绞车、抓钩等器具,有的带有用滑轮升降设备。
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就是杠杆。在生活中根据需要,杠杆可以是任意形状。跷跷板、剪刀、扳子、撬棒、钓鱼竿等,都是杠杆。
扭力:指扭转物体使物体产生形变的力。就是物体受到一个与物体转动方向的切向力作用时产生的力矩,常用扭力扳手来计量,单位是牛顿·米。常见的受扭力作用的物体有:螺杆、螺母、副传动轴等等。
抛物线:抛物线是指平面内与一定点和一定直线(定直线不经过定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