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草原巴特尔(5) (第2/3页)
候都要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后来,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过去那达慕期间要举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后来,由于历史等原因,那达慕大会曾一度中断;2006年5月20日,那达慕被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那达慕大会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苏泊罕草原的珠拉格那达慕大会在2007年正式恢复,到现在是第三届了;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周鹏听得频频点头,又多了一些对那达慕大会的了解。
大会的开幕式持续了约两个小时,期间有政府领导的讲话、升旗仪式、祭祀大典、歌舞表演、民族服装展示、马术表演等等,几万人的会场时时掌声雷动,人们都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海洋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相关
炒米:是用糜子经过蒸、炒、碾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清香爽口,充饥耐饿,是别具风味的蒙古族传统食品。
奶酪:又名干酪,是一种发酵的牛奶制品,其性质与常见的酸牛奶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发酵过程来制作的,也都含有可以保健的乳酸菌,但是奶酪的浓度比酸奶更高,近似固体食物,营养价值也因此更加丰富。奶酪也是中国西北的蒙古族,哈萨克族等游牧民族的传统食品。世界出口奶酪最多的国家是荷兰。
玛瑙: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通常有,绿、红、黄、褐,白等多种颜色。常用作玩物、观赏物、饰物或玩赏物。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见到成串的玛瑙球。
珊瑚:指由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骨骼聚结而成的东西,状如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
翡翠:是玉的一种。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和钠钙质辉石组成,呈半透明至不透明,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高档品皆为玻璃光泽。
珍珠:珍珠是一种古老的有机宝石,主要产于珍珠贝类和珠母贝类软体动物体内。珍珠为贝类内分泌作用而生成的含碳酸钙的矿物珠粒,由大量微小的文石晶体集合而成的。种类丰富,形状各异,色彩斑斓。
珠拉格:汉译为马奶节,指那达慕是由古时的马奶节演化而来。
喇嘛: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长老、上座、高僧之称号。“嘛”是对待一切众生犹如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无上的意思,有这样至高无上慈爱的人,叫做“喇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赛布鲁:蒙语意为“投掷”,原是蒙古族狩猎和自卫的工具,后来也成为蒙古族人的投掷器械。平时用于锻炼身体和提高技术,后又逐渐演变为体育运动项目。新中国成立后,被列为体育项目。
套马:原是牧民放马匹时的一种技能,现演变为特色体育项目,分为挥杆套马与绳索套马两种。挥杆套马是骑手持约3米的竹竿,竿顶扎一绳环,环的大小能套住马头为宜;绳索套马是骑手手持打着活结的绳索,运动开始时让烈马疾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