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大夏遗踪(2) (第1/2页)

就见这位兵士大约弱冠之年,从面貌特征来看应该也是大夏国人。虽然面孔看似陌生,但是古尔王妃怎么看这个年轻的兵士都仿佛有一种熟悉的印象,再看看身边的这几位壮年兵士,也有一丝似曾相见过的感觉。

看着看着,王妃脑中的记忆碎片突然一个个蹦了出来,不由自主“啊”的失声而出:“景维,难道说汝是景维?!”

李惟忠在旁边听到王妃的惊呼,也急忙走了过来。王妃看到李惟忠,伸手把李惟忠拉过来,声音中都激动得带着颤音:“惟忠,惟忠,汝快来看看,这是不是景维兄弟?”

李惟忠听到此话,心中一惊:“景维?!”一个名字猛然在脑海里闪了出来:“李景维!”

这李景维是谁?原来是先皇李德旺的儿子,曾经的大夏国太子!

十多年前,在蒙古大军包围中兴府之前,当时的皇帝李德旺积忧成疾,不久就驾崩了;而生前册立的太子李景维年纪尚幼,只有三四岁的样子,根本无法主持朝政。

夏国朝中大臣们经过激烈辩驳,最终拥立李德旺的侄儿子南平王李哯继位。

李哯继位后,担心蒙古大军的围攻凶多吉少,命人将先皇李德旺的儿子李景维和与自己新婚不久的丽妃偷偷护送出城,前去投奔当时的盟国——金朝皇帝完颜守绪寻求庇护,同时恳请完颜守绪派兵援助。

谁成想,大夏护送王妃和太子的卫队出城后,在前往金国的路上,被围攻上来的阿答赤大军迎面堵截。

护卫太子李景维的一小队官兵拼命杀出重围,不知所踪;而丽妃则被阿答赤生擒活捉,献给了成吉思汗,这丽妃就是现在的古尔伯勒津郭斡哈屯王妃。

这护卫太子李景维的官兵一路向南奔逃,一直跑到川西高原一个叫木雅热岗一带的地方,见这里处处都是崇山峻岭,且山高林密、易守难攻,是个理想的藏身之地,于是就留在了此地开荒种地、放羊牧马,逐步生存了下来。

随着李景维一天天长大,侍卫们将夏国的事情一点点告诉他,这灭国之恨从小就在李景维的心中生根发芽。

这十几年,他们也经常派人潜入中兴府,打探末主李哯和那些皇室重臣的下落,但是一直都没有准确的消息。

这些侍卫的一些亲友还留在中兴府,暗中知道太子还活在人世都非常兴奋。这些大夏遗民长期遭受蒙古人的欺压,知道了太子的下落以后,有的就偷偷跑出了中兴府,来到李景维他们的居住地一起生活。由于担心泄密,不敢大范围传播,所以偷逃到木雅热岗的人数也就是几百人左右。

而太子李景维成年以来,探寻皇室重臣们下落真相的心情越来越迫切。中兴府被攻陷以后,很多大夏的军士被收编进了蒙古守军,李景维等人换了名字通过内线混入了军营当差,目前就是编入了在巴音的都统营里。

李景维等人在军中低调从事,并没有暴露身份,内心期待着有朝一日能够团结起原来大夏的遗民完成复国大业。

待在军中久了,自然知道军中副将名叫李惟忠,而那几位年长的侍卫一直怀疑李惟忠的身份,经过多方打探,最终了解到李惟忠正是先朝皇族李德任的儿子,也就是李景维的堂兄。

虽然知道了李惟忠的身份,但是看到李惟忠在为蒙古人效力,据说还认了拖雷作义父,李景维等人义愤填膺,所以并没有和李惟忠相认。

李景维等人平日里对巴音有意逢迎,也就深得巴音的信任,这几日巴音暗地里组织人手采买棺木和挖掘墓坑,李景维等几人自然也被唤了过来。

当看到李惟忠等人押着马车驮了几十具尸骨回来,知道了这几十具尸骨正是当年被害的皇室大臣们,李惟忠已经为此找寻了多年,李景维等人这才渐渐明白李惟忠的苦衷和用意。

侍卫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