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 (第3/4页)

整个工程下来,一共花了将近三十万元。村里八十六户,除开李全学一家,八十五户每家要出三千五百元。这点钱一般人家里还是拿得出来的。很快李全学就收齐了钱,结清了工程款、电费和树草款。

现在就只有董五没有参加新鱼塘合作了,不过,大家也没有忘记他,还是预留了他的那一股,钱也暂时由村里面垫付。

也不知道是董五没钱自己回来了,还是他知道了挖鱼塘的事情赶了回来。总之,东风村又出现了董五干瘦的身影。李全学和李大山找到董五,把村民大会的决定和挖鱼塘的事情告诉了他,问他的意见。董五显得有些不安,不知是没有钱交份子,还是开始闹事现在见到李大山不好意思,一个人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全然没有那天的嚣张劲儿。

最后,董五也表示同意挖鱼塘的事情,并且按了指印,但是拿不出一分钱来,看来这家伙在城里又把钱折腾光了。李全学只得告诉他,到出鱼的时候拿分红来抵集资款。董五也唯唯诺诺的答应了。

没几天,董五又失踪了。大家也见怪不怪了,天知道这家伙又到哪里祸害人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还算比较平静。

到了十月,勤劳的公羊又使母羊怀上了。这些羊可真能生,看来到年底,李大山就将拥有近一百头羊。南方的母鸡,北方的母羊,这都相当于农业银行啊。

鱼塘里面的鱼差不多都有两斤以上了。一个月来,陆陆续续送了四次鱼,共六千斤鱼,得到现款六十万元。本来这样长期供货是很难现款结清的,但是李大山用垄断地位和良好的品质获得了这种特殊待遇。现在李大山很需要现金,一是要还账,二是要购买粮食喂鱼。不过尽管资金紧张,李大山还是把两个手下的工资结清了,而且把去年说好的一万元奖金也兑现了,乐的李春花拿着现金数了一遍又一遍,整个一小财迷。不过,还真是,人家是做财务的,不财迷都不行。

“大山哥,你真厉害,养鱼都能挣这么多钱。怪不得你城里的公司都不要了,跑回来承包戈壁滩。”李春花的眼中全是金钱组成的圈圈。

李大山听了这话,只能苦笑,自己本来是准备回来等死的,谁知道竟有这样一番奇遇:“呵呵,我也是运气好而已。说起来,还是多亏了你和李贺帮我,不然,我就是两个脑袋四只手也忙不过来。”

“说什么谢呀,我是早就打算好了,要来帮你。不过李贺哥真的很不错。他在城里做过事,眼界就是和村里的人不一样。平时采购、雇人、管理等各样繁琐的事情都是他在忙,但是没有一件出岔子的。”李春花虽然有财务特长,但是对于农业生产还是不在行,所以她才对李贺的成绩感到敬佩。

“嗯。你说的对。我请李贺来,确实帮了我的大忙。你放心,等农场发展好了,我是不会忘记你们的功劳的。”李大山也觉得自己的两个手下确实起了很大作用。

李春花却有些不好意思了:“大山哥,人家给你做事不是为了钱,……”

李大山看她害羞的可怜样儿,心里一热,一把将她拥在怀里,两人的身体互相传递着热度,火热的唇也自动结合到一起。……

李大山现在捕鱼都是一月一捕,把一月的采购量都捕起来,直接养在鱼塘里面的隔离网里面,每次送鱼就直接从网里面捞,省时省力。等到天冷了就多捕些鱼养在专门修建的保温水池里面。不然天冷水面结冰,就不容易捕鱼了。

鱼塘里面原来有二十多万条鱼,差不多四十万斤,现在才卖了八千斤鱼,鱼塘里面的鱼根本看不出少了,而且随着鱼的生长反而显得多了。

光是灵远一地的消费能力很难把李大山一年的产量用完,李大山决定在北庭省的各个地级市发展客户。现在李大山的黄河鲤在灵远已经有了些名气,省里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