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 (第4/4页)

虽然还没有真正施行,但是李大山已经能感受到承包到户制度所带来的可喜变化。农场上下再也没有一个人闲着,每个人都显得非常忙碌,连走路都带着一阵风。不论是农民,还是农场的员工,就连有些原来没有参加培训的老人和妇女也在主动学习。除了学习之外,他们还积极参与养殖实践,大家都知道剩下的学习时间已经不多了,必须加快度,不然自己就会被淘汰,丧失这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李大山也之时养殖大队,不要有任何保留,全部一视同仁的教导。

就在大家努力补课学习的时候,十月初,牧业学校的新校区基建部分终于全部完工了。占地高达五千亩的校园面积不仅在西北,就是在全国的同类学校中也绝对称得上大手笔。李大山相信,设计先进、设备齐全的教学条件必将为这座校园增添强大的展助力。罗校长也认为,巨大的投资是这所学校实现越式展的最大功臣。由于水源不成问题,目前,李大山推崇的园林式校园已经初现雏形。伴随着后期装修工程的进行,学校周边的绿化和动态水景施工也在紧锣密鼓的推进。

眼看着一座无比宏大、魅力非凡的江南园林校园即将出现在现实之中,原来不愿意住到新校区的教师都忍不住动心了。现在老校区和新校区比起来简直就是丑陋不堪,于是大家纷纷像罗校长申请搬到新校区来住,就连几位教授也提出搬家。对高尚品质生活的追求是这些高级知识分子的天性,李大山也没有责怪他们的反复,反而是非常高兴的要求罗校长为他们做安置规划。反正教师宿舍本来就修建得足够多,他们要搬过来仅仅是一句话的问题。

由于新校区的建设,特别是软件建设还需要一段时间,最快也得明年春天入学时,各项准备工作才能做到基本就绪。由于教师都要搬走,牧业学校老校区的善后问题也被李大山提上了议事日程。和一般的学校不同,牧业学校并不需要在城区保留这么一块校园,设备的老化、规划的落后都让它成为了李大山手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大规模改造李大山又没有那个精力。

………【第185章 老校区的改造】………

第185章老校区的改造

就在李大山思考老校区的改造时,杨一平主动找到李大山,建议李大山将老校区交给他的建筑公司开成房地产。李大山转念一想:对呀,牧业学校正处在草原市的中心地带,虽然自己没有精力去策划、管理,但是杨一平他们本就是做建筑的,交给他们开刚好合适。不过,校园内除了公产以外,还有一些住房是教师个人的,虽然不是完整产权,但大家也是出了不少钱,才享受到的。如果无偿的将他们的资产剥夺,肯定会引起大家的反弹。

李大山将这个问题提出来以后,杨一平表示,他早就考虑好了这件事情。他提出,教师个人的不动产都可以采取面积换面积的方式进行新旧置换,出面积还可以以低于市价的内部优惠价购买,不愿意要新房子的可以参照周围地段的商品房价格实行现金补偿。这样一来,应该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李大山仔细思考了其中的一些细节,觉得应该没有什么意外情况。再说就是有什么问题,也可以和牧业学校的教师协商解决,绝对不会出现强制拆迁、影响内部团结稳定的事件。

当李大山和杨一平把牧业学校改造的方案拿出来给大家讨论的时候,所有的教师都喜出望外。因为老校区的房子年久失修,出现了各种问题,大家早就不愿意住了。只是外面的房价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