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打破思维定式,拥抱黄金思维 (第1/2页)
在生活的漫漫长路中,我们宛如置身于一个充满无数谜团的迷宫,每天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事情。面对这些状况时,我们的思维方式往往决定了我们能否顺利地找到出口,抵达成功的彼岸。昨天我们探讨的黄金思维,其核心在于从“为什么”的角度去进行思考与表达。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在面对问题和事情时,并没有遵循这一高效的思维路径,而是习惯性地从“具体的什么”出发,并且仅仅停留在这一浅层次阶段。
回想1999年前后,我初到北京,那时一位朋友兴致勃勃地跟我分享他购置了几套房产,还详细地告知我每套房的价格。当时的我,仅仅停留在知晓“他买了几套房子,价格是多少”这个“什么”的层面,却从未想过追问他“为什么要买房”。现在想来,这个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深刻地反映出我们大多数人思维的局限性。我们总是满足于获取表面的信息,而忽视了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和动机。
同样,我曾在一盘系统的cd上听到一位美国领导人分享他的经历。他说,即便自己开着象征身份与财富的玛莎拉蒂去给朋友阐述一个生意概念,可朋友依旧无法看到这个生意潜在的赚钱潜力。这生动地表明,大多数人的思考习惯还是停留在“知道了是什么”的阶段。因为从“什么”入手,是最为简单直接的,它符合我们大脑的直觉反应。大脑总是倾向于选择轻松、不费力的思考方式,这就导致我们很难养成从“为什么”入手去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
这种思维定式在孩子身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常常以为孩子充满好奇心,会不断地问“为什么”,但实际观察会发现,孩子们更多问的是“那是什么”。他们的认知过程从对事物的表面认识开始,这是人类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然而,如果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不能引导自己从简单的认知迈向深度思考,就会一直被困在思维的浅滩。
以社群概念为例,如今我们大力鼓励朋友们建立自己的社群,可很多人仅仅了解“社群是什么”以及“应该怎么做”,之后便没有了下文。他们没有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建立自己的社群”,以及“社群对我们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实际上,在当今社会,众多专业人士和经济学家都在探讨未来什么样的人最具价值。过去,年轻人想要提升自身价值,往往是寻找一个好的行业,进入一家优秀的公司,通过努力工作提升职位。但未来的趋势却截然不同,未来最有价值的人是那些能够在社群中不断训练自己的技能和能力,进而建立起自己的人脉圈子的人。这充分体现出思维方式对一个人的重要性,当你的思维方式与众不同,你就能比别人更迅速、更准确地抓住问题的关键和本质。
查理·芒格,作为巴菲特的黄金搭档,他深刻地指出,不断地问自己一个又一个“为什么”,是更好地思考问题的关键。通过这样的深度思考,我们能够逐渐获得普世的智慧,拥有更深刻的洞察力。一个真正优秀的人,看待事情绝不会仅仅停留在表面,他们一定会深入探究事物背后的本质根源。就如同我们去医院看病,当我们头疼时,医生不会仅仅针对头疼的症状进行简单处理,而是会全面检查身体的各个方面,因为头疼的病因可能并不在头部,而在其他器官或系统。这种全面、深入的思考方式,正是黄金思维的体现。
黄金思维看似简单易懂,但它蕴含的力量却无比强大。它是一个简洁而有力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直接穿透问题的表面,直击问题的本质。如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情时,都能养成问“为什么”的习惯,并且以终为始,思考事情的意义和价值,那么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将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以我们的播音工作为例,我注意到,在培训行业的朋友中,有些人对我们的播音内容格外感兴趣,甚至表示某些内容让他们有脑洞大开的感觉。这个时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