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引入医药产业 (第2/2页)
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药、激素、生物碱及有机酸等传统原料药,此类原料药一般不涉及专利问题,北方国内有非常多的此类生产企业。
如果没有企业愿意入驻,自己都可以掏钱从北方淘换几条生产线回来自己生产都可以,毕竟在缅北乃至整个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普通老百姓缺医少药的状况注定此类民生药物不会缺乏销路。
至于注射器等普通医用材料,同样如此,没办法招商同样可以自己购买几条生产线,来料加工对于目前的园区并不存在困难。
不过能够有专业北方工厂愿意投资最好,毕竟时间紧张,完全靠自己买设备投产,效率上还是比较低的,能够早一天投产那最好。
为了方便引入此类工厂,李向军跳过来李老伯,放弃通过园区政府招商,直接联系北方的徐处,看能不能直接通过北方政府方面,直接引入成熟可靠的工厂。
李向军拨通了徐处的电话,“徐处,方便么现在?有个事情想要麻烦一下政府这边?”
随后就简单说明了情况,表示自由军想要依托援建的医院,开展部分医疗生产,满足辖区需求。
虽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突然想要引入这类企业,不过徐处还是表示会尽力帮忙。
这些产业工厂,在北方境内有非常多,十分普遍。
没过几天,徐处这边就给帮忙推荐了两家合适的企业,一家生产口罩防护服等,一家生产针筒,注射器等医疗耗材。
自由军政府和企业这边都相互派人,双方经过一番考察和谈判,双方最终决定进行进一步商谈合作事宜。
这时候,双方产生了争议点,企业方面经过考察后,觉得这些产品哪怕园区生产拉回北方销售竞争力也不明显。
所以并不愿意在园区内投资建厂,想要直接出售相关生产线,做一锤子买卖。
同时也方便自己完成淘汰落后产能,盘活闲置资产,毕竟这些产品生产设备已经在国内仓库放了很久,难得有人想要。
自由军政府这边在李向军的指示下,也同意直接购买自主建厂,毕竟一年后将要发生的事情,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工厂才更加方便。
双方目的一致,企业方面也看在徐处面子上,以半卖半送的方式,直接把生产线出售给自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