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部分 (第3/4页)
获敌人的,共有一百万发略出头,消耗了百分之五十一,迫击炮弹山炮弹,都只剩了一到两位数。手榴弹原有两万枚,也消耗了百分之五十。今天再经过一场寸土寸血的恶斗,人员的损失,应该要超过已往的平均比率。虽一时还得不着详细的报告,估计在城区参战的人员,只有三千多不到四千人了。山炮迫击炮自然是没有了,步机枪弹手榴弹,也就可以推想到消耗不少。尤其是手榴弹。这项武器,是本日惟一对付敌人的宝贝,更当消耗不少。所以他在表面上尽管发现着援军将到,很可乐观的样子,可是他心里希望飞机送弹药来,比盼望援军到来,更为迫切,虽是每日都有电报出去,要求接济炮弹,而这种回响,却比援军要来的回响,要遥远得多。就在这个时候,有个意外的喜讯,就是在城里的警察报告警察局里埋藏了一部分子弹。立刻派人去掘发,共得步枪子弹一万粒,木柄手榴弹五百枚,枪榴弹两百余枚。虽然为数有限,在这个日子,多得着一份力量都是好的,这也就不无小补了。余程万把这些子弹,立刻分配到各部队去。并下一道手谕:“自即刻起所有营长以下一律在城基作战,团长也一律在城基下督战,不得变更位置。”一面将师直属部队输送卒担架兵编入战斗。并由炮兵团里抽出三百员名拨入战斗。这样一来战斗员的数目,又增加了四五百人。还有那些轻伤士兵,把创口裹好了,也没有一个愿意留在城里养伤的,也纷纷的回到部队前线去。余师长觉着士气还十分畅旺,在敌人黄昏攻势开始的时候,他觉得又到了一个紧要关头,把师司令部的责任,交给了副师长陈嘘云。自己裹上绑腿,背了一枝短枪,叫四个卫兵跟随着,出巡城防。常德所谓的城,事实上只有靠南路临沅江的一面。其余这品字形的东北西北和正北面,全是城基。城基最高的有六七市尺,或者简单直没有城。城外的护城河,本是绵延宽广的。这又是个岁暮冬天,水多半已经干涸。我们的城防工事,是利用着城基为主要线的。城外到护城河的那段平地上,挂着铁丝网,城基上我们利用着原来的形势,随处构筑散兵境,散兵壕,机枪掩体,并有少数的地下小碉堡。但这一切全是土和石头筑的,并没有什么钢筋水泥。在二十六日这一天,由东门城外到西门城外敌人的炮兵阵地,对城做了个弧形包围。共有炮三百门以上,再加上南岸的敌炮,常德城已是抗拒着四百门炮轰射。南墙不曾拆动的城墙,已打得是遍体鳞伤,城砖上全是一丈直径的伤痕。其余三面城基,就发生了无数的缺口。这种缺口,北门较多,敌人就用着密集部队,三番五次向这类地方冲击。余程万师长,总怕这些地方有万一的疏忽。他出了师司令部,先就直奔西门。到了西门,正是敌人进攻激烈的时候,轻重机枪已移到护城河对岸堤上。大概每到五十公尺就有一架机枪,沿城河堤大半个圈子,总有五百挺以上的机枪,向城基上喷着火舌。步枪在重机枪在轻机枪空隙里随着阵起阵落的发射。城外平地上,正像画了一道烟火光圈,把城圈上。那有水的护河段里,倒映了每段光圈,上下两道喷射火线,蔚为奇观。敌人的大炮迫炮,平射炮牵引着高低的火线,将每团火球或每团白光,向城头发射,像海里起的飓风,刮起如山的潮浪,带了翻天覆地的响声,向城里倒卷了来。五十七师员兵,都是久经战阵的英雄们,像今晚上这样炮火高潮,竟是没有经历过。敌人的炮弹里面,还夹用着烧夷弹。这烧夷弹落在城里民房上,自然是起火,落在砖瓦废墟上,也在地面上抽着淡绿色的光焰。这座常德城就上中下三层完全沉沦在火海里。尤其是城墙基附近,火花像炸碎的琉璃灯,始终在上面笼罩着。余师长就是在这种声光之下,沿了城基走着。大西门方面,敌人还在汽车北站以西,城基相当稳定。小西门外敌人隔了护城河,也不能逼近。走到北门,北门外敌人却因占了贾家巷,窜到北门外正街。将炮火分着三层,第一层炮弹由上空落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