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二·二六 (第2/2页)
白远被逗笑了,他指着被封起来的窗户:“封条拆掉,给我们赵大组长也通通空气,照点太阳!”
“老赵啊,你放心,日常用度短不了你的。”
“我这一般也没什么人来,你就安心在这待着就行了。”
躺在床上的赵缨客“哼唧”了两声,表示自己知道了。
但白远也没想到,自己才说完没什么人来,很快就被打脸了。
1936年2月26日,岛国本土发生了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件——
二二六兵变!
又称,“帝都不祥事件”!
日本陆军的部分“皇道派”少壮军官,率领士兵对政府及军方高层的“统制派”进行刺杀,并且一度占领了那座不太热城市的市中心。
皇道派,并不是指更亲和天蝗的派系,而是一种激进的思潮。
提起皇道派,就不得不提起其精神导师,北一辉。
北一辉的思想掺杂了三种主流主义。
他认为,苏格勒是大地主,大不列颠是大资本家,都是有产阶级,整个东亚应该组成无产同盟,一起去车翻那些老牌资本国家。
当然了,北一辉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他主张的所谓“同盟”,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联合。
而是日本化和蝗民化,所有文化、语言、体制都要跟着日本来走。
再直白一点说就是用文化胜利的方式一统东亚,从精神上泯灭其他种族。
不光如此,对内他们也主张资产管制,要求日本人资产不能超过一百万日元。
这下子不光触动了“闻战则喜”的军部追求进步的军官,也触怒了国内的资产阶级。
甚至兵变过程中,愚人(裕仁)天蝗的养父都被叛乱的士兵乱枪开了几个洞。
这下子连基本盘“天蝗”都没了。
于是愚人果断下令镇压了叛乱。
仅仅三天多,这场浩浩荡荡的兵变宛如闹剧一般收场。
“皇道派”就此覆灭,统制派彻底掌握军部,再无掣肘。
2月27日当天,白远给关东军参谋部发电,称已做好了进军吉东的准备,请参谋部指示。
板垣徵四郎现在忙着呢,哪有心情管这些?
直接看都没看,就给予了准许的批示。
甚至连伪军大型军事调动时候标配的日军“顾问”都没派遣。
于是白远对空放了几炮,就递交了“收复失地”的战报。
板垣徵四郎得到消息后也只是诧异了一下,就接着争权夺利去了。
3月2日,天气晴。
关东军军部公布了一系列人事任命。
最值得关注的有三条:
一、关东军司令官南次郎调离关东军,编入预备役。由植田谦吉大将接任关东军司令,兼日本驻伪满特命全权大使;
二、统制派的中坚力量——时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兼任伪满国武官的板垣徵四郎,升任关东军参谋长,继续兼任伪满武官;
三、关东军司令部宪兵司令官东条英机,升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兼任宪兵司令官。
同天夜里,白远的司令部也闯入了一位不速之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