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 (第1/5页)

“呵呵,娘娘啊,您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如果再生下一个男孩的话,以后的路就不用愁了。”闵尚宫娘娘笑着对连生说道,“长今,你总算回来了,你都没有看到,淑媛娘娘晋升的那天,所有的尚宫都前来祝贺,崔尚宫的那张脸啊,笑死我了,总算是出了一口多年的恶气。”

“娘娘,快别叫我娘娘了,叫我连生就好了,”连生很是手足无措,小脸楚楚动人,因为怀孕的关系,显得光泽丰盈。

“呵呵,”长今见大家笑的开心,也跟着笑起来,看着桌上四个人一起做的点心,闵尚宫做的是韩尚宫曾今做过的八卦汤,阿昌做的是她自己最喜欢吃的炒红柿,连生做的是当初郑尚宫娘娘最爱吃的酿青椒,而她做的是韩尚宫娘娘最爱吃的炒年糕,“如果韩尚宫娘娘还活着就好了。”

“是呀,如果韩尚宫娘娘还在就好了,最喜欢吃长今做的炒年糕了,还有郑尚宫娘娘。”连生想到韩尚宫娘娘与郑尚宫娘娘,一时也没有心情庆祝了,放下筷子。

长今这才意识到自己说了什么,勉强笑着活跃气氛。“不说这些了,连生我帮你把把脉吧,虽然不是负责照顾你的医女,但是可以帮你看看有那些需要注意的。”

“好。”连生伸出手臂,想到自己肚子里有一个孩子,将来会是白白胖胖的叫她娘,就会觉得生命是如此的不可思忆,神奇的让人感动。

这一刻,屋内每个人都在为此欢呼庆祝,没有一个人想到即将到来的急涌暗流与潜在的凶险。人心是最不可琢磨的东西,永远不要想当然,谁又会知道这个孩子将有的命运呢。后宫的女人,从来不是那么容易可以一步登天的,尤其是她这种没有背景,没有势力的单纯女子。也许一次意外的事故,就会轻易的让单纯的小白花就此被墨熏染,也许还等不到那一时刻,这朵惹人怜爱的小白花就会就此凋谢,再不开放,这是谁也无法预期的事情。

正文 成亲

九九登高重阳远眺,重阳节又名女儿节,冬月初一,益嫁娶,益祭祀。

由于名义上今英是明国人,在朝鲜没有所谓的娘家,婚礼却是要在新娘的家中举行,老夫人(闵政浩的娘)把今英接到自己在开城的家宅之中,让今英从那里出嫁。婚礼一般是要举行三天,其中过程极其繁杂。虽说朝鲜的大多礼仪都从中原儒家文化中衍变学习而来,可还是有他们自己的特色。

婚礼当天,卯时(5点~7点)未至,烟罗张嬷嬷等人就开始为今英梳妆打扮,梳上发辫,在双颊处贴上红纸做的胭脂,眉心也要贴上一个。今英面色白皙,烟罗等人只为她淡淡的擦了一层白粉,衬得双唇娇艳欲滴。身穿传统的朝鲜婚礼服饰,头戴坠有各色宝石的黑帽子,脚穿白袜红鞋,一切简单庄重。唯有烟罗心中颇有微词,秦尚书当初送的嫁妆中嫁衣首饰比现在今英穿戴的要华丽百倍,只是她们现在身在朝鲜,今英又是朝鲜之人,她也不好把那些嫁衣首饰拿出来为今英打扮的。

辰时(7点~9点)一到,闵政浩偕同今英前往家中祠堂拜祭过先人,接着去给闵政浩的父母兄嫂逐个请安,说了些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之类的话,表示今后会与妻子共同生活,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和和美美。

刚刚辰时,在众人的迎接下,闵政浩从大门之外进入院子,将彩礼放在一旁的嫁妆之上,堆满了整个院落。接着跨过用来驱逐恶鬼的火盆,将带来的大雁放在桌上,对着大雁桌行礼两次,再由长嫂端着呈放大雁的桌子进入大堂,这象征着新人将白头偕老,一次结缘终生不变。

奠雁礼结束后,闵政浩进入大堂之中,今英双手举到眉眼处缓缓从后堂走出来,手的上边搭着长抵脚面印有“两姓之合”的白绸锻与闵政浩见面,两人向父母亲人跪拜行礼,然后就是新人的交拜礼。期间闵政浩双眸一直看着今英,眼里深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